終日昏昏醉夢間,忽聞春盡強登山。因過竹院逢僧話,偷得浮生半日閒。——李涉《題鶴林寺僧舍》

人們總喜歡說“偷得浮生半日閒”,這本書用來形容這句話是再恰當不過了。

《浮生六記》是乾隆年間的文人沈復所作,有一定的歷史年份了。沈復是一個生活在蘇州的落魄文人,這本書是追懷其往事的回憶錄,包括《閨房記樂》《閒情記趣》等共計六篇散文。這本書看着比較簡單,書中記錄了沈復一生當中一些小小的事情,但是全文只有四萬字,道盡人間冷暖。

先後有名人讚揚這本書的價值之高:

“儼如一塊純美的水晶,只見明瑩,不見襯露明瑩的顏色;只見精微,不見製作精微的痕跡"。——俞平伯

“我們要學會用美的眼光,去發現周遭的一切”。——汪涵

沈復本人在歷史上其實沒有什麼太大的建樹,就連這本書也是他死後才被人發現的,也很是遺憾。文人都有一個當官的夢,不過沈復在官場上並沒有得志,後來就過自己的日子去了,也就有了這部《浮生六記》。

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

這句話在現代很流行,在這本書中也得到了非常好的體現。在《浮生六記》當中,有這樣的一個人物,她叫陳芸,她是作者沈復的妻子,也是沈復的表姐妹,其實在現在看來這是不符合人倫的,不過在古代,總覺得這是親上加親。

沈復和陳芸兩個人自幼相識,因詩結緣,因粥相知;而且二人相處也是夫妻典範,相敬如賓,閒來種花種菜,從風花雪月談到人生哲學,羨煞旁人。不過幸福的日子總是很短暫,兩個人後來遭遇了變故,生活困苦不堪,但即使如此,陳芸和他依舊是相濡以沫,不離不棄。只可惜最後陳芸客死他鄉,給了沈復一次重擊,懷念終身。

沈復十三歲的時候第一次見到了陳芸,她這樣形容她:

“其形削肩長項,瘦不露骨,眉彎目秀,顧盼神飛,唯兩齒微露,似非佳相”。

我們可以看出,陳芸不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美人,沈復也說,似非佳相,所以吸引沈復的不是她的外貌,從文章當中我們得知,吸引沈復的,是陳芸本人的才智。

在古代的社會,“女子無才便是德”,但是陳芸本人非常聰慧,“學語時,口授《琵琶行》,即能成誦”,而且她還寫下了“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的詩句。不僅僅聰明,而且她心靈手巧,雖然家庭貧困,但是不自暴自棄,憑藉給人刺繡做工獨自撐起了一個家,還供自己的弟弟求學。生活雖然貧苦,但是難掩她脫俗的氣質。沈復對於她,也可謂是一見傾心,念念不忘。

陳芸還不貪戀外物,即使自己比較貧窮,但是對於珠寶首飾這些也沒有過於看重,反而對於書畫十分癡迷。她不僅本人無心於富貴生活,而且也不要求沈復去考取功名,只要和他在一起品詩賞月就覺得非常開心了。生活困頓之時,也不埋怨丈夫,反而還自己貼補家用。這樣的一個女子,怎麼能讓人不生欣賞愛慕呢?

一個人內在的精神氣質之美,永遠比外在的容貌之美更具魅力,更能經受時間的考驗,走得更遠。日子很長,兩個人卻始終能夠相知相守,遇到如此瞭解自己,懂得自己的人,實在是人生一大幸事。

粗茶淡飯卻難掩詩情畫意

陳芸是一個非常有情趣的人,生活很簡單,但是她總能將日子過得如詩如畫,很講究情調。比如說,夏天荷花開得盛,荷香很好聞,於是她就將茶葉放在荷花當中,讓荷香將茶葉浸染,第二天取出茶葉的時候,就會有兩種清甜的香味混在一起,很有想法,沈復也非常喜歡。

有趣的靈魂總是喜歡撞在一起,沈復這個人也講求生活的情趣。他很喜歡在自己的書桌上放花,而且還會去研究插花藝術,也是一個藝術家了。他製作的插花非常好看,會結合不同的場景去做不一樣的能表達心情的樣式,放在現在,也是一名插花大師了。

陳芸看完了不僅不覺得丈夫太過於遊手好閒,反而還說,沈復畫的畫上面有各種小蟲子,你既然插花了,何不放一些蟲子在上面增加生機呢,沈復就擔心小蟲子待不住,陳芸出了個主意,便將蟲子做成標本綁在花上,這樣就非常巧妙了。雖然這個過程在現在看來有些許的殘忍,但是我們也能感受到他們兩夫妻之間的樂趣和陳芸的聰慧。

後來家道中落之後,陳芸只能夠借居在鄉下朋友家,一般人可能會覺得寄人籬下不太好意思,或者是心生苦悶,但是陳芸還是能夠樂觀地生活下去,去教鄰居他們家做“活花屏”的方法。就是在花屏下面放上一個木頭架子,然後在底下放花盆,種一些能夠攀援的植物,等到夏天的時候,花屏上便有了非常生動的花了,很有意思的一個做法。

生活中從來都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善於發現美的眼睛。很多時候,在經過生活粗暴、苦澀的磨礪之後,很多人只能俯下身子,忘記了生活的初心,眼睛裏再也看不到美的東西,“詩和酒上都蒙滿了灰塵” 。其實,“詩和遠方"無關金錢,無關現實,只跟心態有關,跟慧眼有關。

人性的現實反映

其實夫妻二人的日子本應該是和和美美的,但是遭不住總是有些人在從中作梗。沈復的弟弟沈啓堂是個十分沒有擔當的人,當初自己找鄰居借了錢,陳芸替她做了擔保,但是父親後來發現的時候,沈復的弟弟啓堂私自向鄰居借了-筆錢,陳芸出於兄弟之情替他作了擔保。後來當父親責問借債之事時,沈啓堂卻矢口否認,結果沈父非常生氣,覺得是陳芸在外面欠債誣陷沈啓堂,一氣之下,就把夫妻二人趕出家門。

這樣的故事又發生了第二次,沈復有一次又爲一個朋友做擔保,結果朋友捲款逃跑,債主找不到人,就找上了沈家,沈父就覺得沈復結交了狐朋狗友,有辱門風,再次被趕了出去。但是這次命運更加悲慘,陳芸已經病重了,自己都不能走路,沈復連夜將她背上船離開了家。

好在,他們這一次遇上了好人。在陳芸小的時候,有一個玩伴,兩個人約定,長大以後如果對方生病,也要一起照顧。這次,她的姐妹聽說了陳芸生病,二話不說就把兩個人接到了自己家裏,一直到沈復重新有了工作,走的時候,她還送給了夫妻一個女僕,待人非常誠懇。

可悲的是,在陳芸死後,沈復攜陳芸靈牌歸家時,沈啓堂居然擔心哥哥爭家產,又再次設計將沈復趕出了家門,孑然一身。

在人性的拷問下,有的重情重義,堅守承諾,活成了高尚的人;有的卻靈魂猥瑣,陰險卑劣,活成了兩足動物。生活與現實,永遠不是我們選擇卑劣的理由。生而爲人,靈魂就不能匍匐在地,就要擁有做人的底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