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你快看!我和你爸的高血壓有救了,終於不用天天喫藥了!”

阿龍拿過手機一看,原來是一條新聞被親戚轉發到羣裏了。

這條新聞說,由國內科研團隊主導的高血壓疫苗項目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目前已經完成動物實驗,開始臨牀研究,最快6-8年就可以應用。到時可以去醫院注射,一針管用3個月。

高血壓是困擾很多人的慢性病,患者需要長期服藥來控制血壓,而中老年人喫藥的最大問題就是容易遺忘。如果真的有高血壓疫苗,那對很多患者來說是天大的好消息。

那麼,關於高血壓疫苗,我們需要了解哪些?

一、高血壓疫苗,一針管用3個月

其實,國際上很早就已經開始高血壓疫苗的研究,英國、日本、瑞士等國家都在進行高血壓疫苗的相關研究,而我國目前取得的進展走在了全球最前面。

由協和醫院心內科主任廖玉華教授主導的“高血壓疫苗研究”最早在2004年開始,現在已經完成了小鼠動物試驗。2012年,該研究取得重大進展,同年11月,相關論文在國際高血壓領域最權威的期刊《Hypertension》上發表,該項研究成果已經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成爲我國首個自主研發的高血壓疫苗。

廖玉華教授介紹,高血壓疫苗的原理是通過調節人體的血管緊張素受體來達到降壓的目的,相對於降壓藥來說,高血壓疫苗能發揮更佳的靶器官保護作用。跟傳統化學藥物相比,高血壓疫苗可以一針管用1-3個月,持續的效力時間更長,可以長期而平穩地降壓,將大大改善高血壓治療的控制率和依從性。

根據最新在線發表在《Hypertension》雜誌上的研究顯示,治療高血壓的潛力疫苗或許有一天發揮降低血壓效果可以長達半年。日本大阪大學的研究人員設計了一種DNA疫苗,或能降低血壓長達半年。

二、關於高血壓疫苗的相關問題

1、現在已經能用了?

目前高血壓疫苗還仍然處於初期階段,一個藥品的研發,需要進行大量的實驗室研究,包括動物實驗,四期臨牀試驗等階段,每個環節都有可能會淘汰掉該疫苗,現在的疫苗還沒有進入到臨牀應用階段,最終的效果如何,現在還不能確定。因此,現在高血壓疫苗還不能使用,高血壓患者目前仍然需要接受傳統的藥物治療。

2、注射了疫苗,就能預防高血壓?

值得注意的是,高血壓疫苗不是大家認爲的傳統意義上的預防性疫苗,而是一種針對高血壓治療的疫苗,無法起到預防高血壓的作用。一直關注高血壓疫苗研究的中日友好醫院大內科主任柯元南也指出,目前已知的、研發中的高血壓疫苗,都是治療性疫苗。

3、打一針就能“永絕後患”?

值得一提的是,就算該高血壓疫苗取得了成功,也無法完全取代現有的傳統藥物。高血壓的發病原因有很多,高血壓疫苗治療只適用因血管緊張素引起的高血壓,因此針對性比較單一。另外,高血壓的發病原因跟很多因素有關,比如飲食不注意、熬夜、濫用藥物等。因此,想要打一針就“永絕後患”是不現實的。

三、疫苗上市前,高血壓患者要這樣做

目前高血壓疫苗尚未上市,在疫苗上市之前,高血壓患者依然需要做好服藥和自我管理,不能盲目期待,放鬆現階段的治療。

1、合理飲食

高血壓患者要注意合理安排飲食,注意保持營養均衡,控制鹽和總熱量的攝入。高血壓患者的飲食最重要的就是“減鹽”,鹽會顯著升高血壓,增加高血壓的發病風險。目前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是每天應少於6克鹽。此外,還要控制油脂類型的攝入量,保持營養均衡,高血壓患者的飲食宜低鹽、低糖、低脂和清淡。

2、避免超重和肥胖

減輕體重有利於高血壓的治療,能降低患心血管病的危險,每減少1公斤體重,收縮壓能降低4mmHg,對高血壓患者而言,要注意體重控制,避免肥胖和超重。

3、適量運動

有氧運動是高血壓患者最好的運動方式,常見的有氧運動有慢跑、快走、騎行、廣播體操、健身操、登山等,建議每週至少進行3-5次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每次保持30分鐘以上。高血壓患者的運動時間最好選擇在下午或傍晚。

4、管住心理平衡

預防和緩解心理壓力,也是防治高血壓的重要方面,高血壓患者要管住心理平衡,保持積極向上和樂觀的態度,加強承受心理壓力的抵抗力,避免負面情緒。

在高血壓疫苗上市前,患者最重要的是做好血壓控制工作,仍然需要用傳統藥物來控制血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