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桐廬、建德也有望被市域(郊)鐵路網覆蓋

杭州火車南站很快要開通,車票也已經開始對外發售,部分停靠列車車次也已公佈。

除了開往福建、河南和江西等外省方向的列車,很多市民對既停靠杭州火車東站,又停靠杭州火車南站的列車格外關注。

家住火車南站旁金馬名仕園小區,工作在火車東站旁邁達大廈的小葛就是其中之一,他說:“我已經考慮坐‘雙站停靠’的高鐵上下班了。”

9-16分鐘從主城區到蕭山 有人戲稱之爲“杭州地鐵0號線”

在鐵路售票系統中,目前已經可以查詢到,7月1日後有多列高鐵和普速列車,在火車東站與火車南站“雙站停靠”。

高鐵和部分D字頭動車運行時間最短,從火車東站到火車南站只要9分鐘;“綠巨人”復興號動車組要15分鐘,K字頭普速列車要16分鐘。

昨天,小葛買下了7月1日G1641次列車的車票,18:54從火車東站開出,19:03到達火車南站,票價9元。

“我晚上6點半下班,走到火車東站坐高鐵,估計7:15就能到家喫晚飯了。”小葛說,“以前坐地鐵上下班,擁擠不說,車上要40分鐘左右,而且我家到地鐵站還有一段路。如果改坐高鐵,不僅減少了路上的時間,而且一人一座,更舒適。”

小葛把這件事發到朋友圈,有朋友立刻留言:“在杭州城裏跑的高鐵,就像杭州新開了一條地鐵一樣,可以叫它‘地鐵0號線’。”小葛回覆:“同意!”

不過,對於高鐵通勤,小葛有遺憾之處:“車次不多。現在的售票系統顯示,早上從南站到東站,最早一班是8:39,到東站快9:00了,我趕不上,所以上班還是隻能坐地鐵。”

另外,他還擔心高鐵車票售罄,於是又提前買下了7月2日G1641次的車票。

每天從臨平坐高鐵到火車東站

上班族一個月通勤成本396元

在小葛看來,坐高鐵上下班是件新鮮事。但對於家住臨平的倪先生來說,這已經成了他的生活常態。

昨天早上7:30,記者在餘站高鐵站採訪到一位家住擎天半島小區的倪先生。和往常一樣,倪先生從家裏騎着電瓶車來到高鐵站。他將電瓶車停好,經過安檢,乘坐7:46從餘杭高鐵站開出的G7501次列車去上班。

7:44,G7501次進站,記者數了數,有30餘名旅客和倪先生一起上了車,這些旅客大多沒有帶行李,或是隻拎一個小包,一副上班族的模樣。

7:56,列車停靠火車東站,餘杭高鐵站上車的30餘位旅客,大多在這裏下了車。

倪先生說,他坐高鐵上下班有好幾年了:“速度快,有位子坐,比早高峯的地鐵舒服太多,還爲我省下了100多萬的購房款。”

2011年,倪先生考慮在九堡買房,當時九堡房價在2萬元/平方米左右,後來,他以9100元/平方米的價格,在離餘杭站約3公里的擎天半島小區,買了一套121平方米的房子。“省了100多萬元”的說法就緣於此。

乘坐高鐵上下班,每天車票錢18元,按每月22個工作日計算,單月通勤成本爲396元。

杭州將統籌佈局市域(郊)鐵路網

火車站周邊或成樓市新寵

選擇高鐵通勤,最大的原因還是速度。

相比地鐵,鐵路系統設站少、速度快,在市內較遠距離出行方面,優勢突出。

在日本東京、美國紐約以及西歐國家的部分都市圈,均覆蓋市域鐵路交通系統,作爲解決衛星城之間,以及市區、郊區出行的主要交通方式之一。

當杭州的城市骨架不斷延展,越來越多市民選擇居住在城市外圍,速度更快的鐵路交通系統,成了一些人通勤的新選擇。

未來,市域(郊)鐵路,也將成爲杭州交通發展的新方向。在杭州市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2021-2050年)報批稿中,提出將研究利用既有幹線鐵路、城際鐵路開行市域(郊)列車,構建“一環八射三聯多支”市域(郊)鐵路網。

“一環”指杭州市區鐵路環線,“八射”包括杭州至嘉興市郊鐵路、杭州至建德市域鐵路等,“三聯”包括臨安至桐廬市域鐵路、富陽至淳安市域鐵路等,“多支”則包括滬杭市郊線與宣杭市郊線的聯絡線(北環線)等。

等這張市域(郊)鐵路網建成,“坐高鐵上下班”或成爲更多杭州人的選擇。

此外,隨着城市化進程,火車站等交通樞紐所處的位置,通常被認爲極富發展潛力。在未來的一段時期內,火車站周邊的樓盤,或將成爲杭州樓市新寵。

對於市域(郊)鐵路未來的發展方向,北京交通大學教授鍾章隊表示,相關部門應統籌好技術、建設、運維標準規範,國家幹線鐵路、城際鐵路、市域鐵路、城市軌道交通要實現“四網融合發展”。他建議採用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先進信息通信技術,在運輸調度指揮、列車運行控制、旅客服務等方面高效銜接,逐步實現“一卡通”、“一票通”,方便旅客出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