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们的俊彦说历史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东周时期各个诸侯国中有很多大国,比如晋国、齐国、秦国,当然还有楚国。而且与晋国、齐国,甚至是秦国相比,楚国一直都是芈姓熊氏一家当政。不像晋国,出现韩赵魏三家分晋的乱局。也不像齐国,本来是姜子牙的姜姓齐国,结果在战国时田氏代齐,虽然名字还是齐国,可国君早改姓田的了。
而秦国呢?虽然国君一直姓嬴,但是只要读过《史记·吕不韦传》应该都知道,秦始皇嬴政到底是秦庄襄王嬴子楚的儿子,还是吕不韦的儿子,只怕很难说清楚吧!而恰恰只有楚国,从最初的西周子爵小国,从到东周时期的南方及东南大国,都是一家一姓执政,未曾大权旁落,可见楚国历代国君都很不简单。
比如周夷王时期的楚国熊渠,以一个子爵的身份就敢称王;还有楚成王,敢和春秋五霸第一的齐桓公分庭抗礼,敢在宋襄公称霸会盟之时,活捉宋襄公;还有我们熟知的楚庄王,可是击败晋国,饮马黄河的一位春秋霸主,与晋文公齐名。而咱们这篇文章,就从楚国君王的事迹入手,探析楚国成为东周时期大国的原因。
前言
从有历史记载的时期开始,楚国的势力范围一直在南方,或者说是东南。可我们不明白的是,楚国又从哪里冒出来的呢?与我国历史上所说的中原正统又有什么关系呢?其实,楚国并非随随便便出现在南方的一个势力,其国君出身也是华夏苗裔,只不过被封在楚地罢了。
《史记·楚世家》记载:"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熊绎当周成王之时,举文、武勤劳之后嗣,而封熊绎于楚蛮,封以子男之田,姓琇氏,居丹阳。"
也就是说,楚王是正宗的黄帝后裔,只不过在西周的时候,楚国只是一个子爵。按照公侯伯子男的爵位来算,楚国的爵位是很低的。但是,爵位再低,楚国也是个诸侯,也就是说,楚国作为周朝时期的一个国家,也可以世代传承。只是,当时的楚国毕竟远离周朝政治核心,也就一直被中原各诸侯国当成蛮夷看待了。
可能也正因为中原各国对楚国的轻视,使得楚国在南方得以从容发展自己的势力。东周时期,楚国吞并各个小的诸侯国,甚至包括春秋五霸中的阖闾的吴国土地和越王勾践的越国土地,在以后的诸侯兼并战争中,也最终都落入了楚国手中,楚国从长江流域一直发展到黄河流域,与楚国相邻的一些小国,早就被楚国兼并,可见楚国历代国君对扩充疆域的痴迷。咱们就从楚国君王的事迹入手,探析楚国成为东周时期大国的原因。
1、 楚君熊渠,以"蛮夷"之国,敢挑战周室王权
周朝时,虽说楚国疆域很大,但是因为远离中原,被中原诸侯轻视。那么大的疆域,却也不过一个差不多最末等的子爵。而楚国也一直想改变自己与中原诸侯的关系,奈何中原诸侯,包括周朝王室,更以正统自居,越发看不起楚国,于是,终于惹怒楚国比较早的一位国君——熊渠。
《三家注史记·卷四十·楚世家第十》记载:"熊渠甚得江汉间民和,乃兴兵伐庸、杨粤,至于鄂。熊渠曰:'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乃立其长子康为句亶王,中子红为鄂王,少子执疵为越章王,皆在江上楚蛮之地。"
在周朝那样等级森严的奴隶制度下,熊渠是多么胆大?以楚国一个子爵诸侯国的身份,却把自己的三个儿子都封了王,这也是对周室王权的一种挑战。可事实证明,即便楚国僭越称王,可中原诸侯及周朝王室依然没把楚国放在心上,谁让按中原正统而言,自大的周朝王室及中原诸侯只会把楚国视为蛮夷之国。
但是,就在中原诸侯看不起楚国的时候,楚国的势力已然在快速发展,吞并江汉之间各个小国,更把势力从长江流域逐渐扩充到黄河流域。即便是春秋五霸的齐桓公又怎样?在面对楚国的强势崛起时, 也只能以不向周朝王室进贡祭祀用的茅草,这么个堂而皇之的借口,与楚国议和,避免开战。
2、 楚成王,敢于挑战齐桓公的霸主地位,敢抓宋襄公自为霸主
前文提到,面对楚国崛起,齐桓公也只能以不向天子进贡祭祀用的茅草这样的荒唐理由和楚国议和、罢兵,而当时楚国的国君就是楚成王。这个时候的楚国已然吞并许多江汉间小国,拓地何止千里。而楚国的王位甚至已被周王室承认,而齐桓公活着,楚国就不惧齐桓公,齐桓公死后,楚国更敢向中原称霸。而第一个倒霉的,就是狂妄自大的宋襄公。
《史记·楚世家》记载:"三十三年,宋襄公欲为盟会,召楚。楚王怒曰:'召我,我将好往袭辱之。'遂行,至盂,遂执辱宋公,已而归之。"
如此,可见楚成王的威势。楚国的强大,早就令中原诸侯恐惧。而面对中原诸侯,楚王也更不会卑躬屈膝。什么中原正统?楚国依仗强大的国力,却让号称中原正统的诸侯们抬不起头来。就比如这个宋襄公,是周天子册封的名副其实的公爵诸侯,其继承的更是商纣的祭祀。
仅就其爵位而言,可也比楚国的子爵高出三个爵位。而就宋襄公的来历而言,人家秉承的是一个王朝的祭祀,比起楚国不知要追述几千年,才能和上古的君王颛顼,甚至是黄帝轩辕氏有血脉关联,宋国的背景和身份可也要厉害多了。但是,面对楚国的强大国力,宋国终究弱小,宋襄公妄图在楚成王面前称霸,也只能自取其辱。
3、 楚庄王敢于问鼎中原,更成为继晋文公之后的一代霸主
春秋时晋国与楚国争霸,晋国曾在城濮之战,退避三舍,狠狠教训了楚国,自此,晋文公压楚王一头,成为春秋第二位霸主。但是,楚国到了楚庄王这一代的时候,却再也不受晋国的压制。楚庄王的贤明,使得楚国实力更加强大,而楚庄王也成为晋文公之后的春秋第三位霸主,甚至敢于向周室问鼎。
《史记·秦本纪》记载:"三年,楚庄王彊,北兵至雒,问周鼎。""十年,楚庄王服郑,北败晋兵于河上。当是之时,楚霸,为会盟合诸侯。"
敢于向周天子问鼎,可见楚庄王权势和野心之大。可能有人觉得,不就是问个鼎吗?有什么大不了的呢?大家可不要小看这件事,在周朝,铸九鼎,乃是代表九州八荒,是周天子权力的象征。而楚庄王敢问鼎之轻重,实则是在窥视周天子的权力,而不只是想当一个春秋霸主那么简单了。
敢于觊觎周天子的王权,可就是楚国自封一个王那么简单了,而是想取代周朝王室,让天下诸侯都听命于楚,由此可见楚庄王的野心。不过楚国问鼎中原,也只是一个尝试,毕竟楚国实力虽然强大,但是此举必然招致天下诸侯反对,楚庄王也只得放弃,最终当一个霸主而已!但是,楚国的强大,却由此可见一斑。
4、 经历郢都惨败后,楚惠王时,终究令楚国再次强大
我们都知道楚国的郢都惨败,因为楚平王曾经杀伍子胥的父兄,伍子胥逃到吴国,助吴王阖闾篡位,更借助吴国兵马攻破楚国的都城郢城,迫使楚昭王出奔。而伍子胥为了报仇,更鞭挞楚平王的尸体,令人发指。不过,楚国并没有因此而没落,楚昭王令申包胥求助秦国复国,而楚昭王之子楚惠王,更进一步恢复楚国的实力。
《史记·楚世家》记载:"四十二年,楚灭蔡。四十四年,楚灭杞。与秦平。是时越已灭吴而不能正江、淮北;楚东侵,广地至泗上。"
这些个事情,都是发生在楚惠王之时。而那个时候的吴国却早被越国给灭了,从楚平王、楚昭王,到楚惠王,楚国在这三王时期应该是经历最大的动荡,毕竟被吴国打得差点儿亡国,楚国即便是面对晋国、秦国之时,也没有出现过这样大的挫折。可楚惠王却能再振兴楚国,可见楚国底蕴之深厚,虽经一时惨败,但实力犹存,也终究能再恢复元气。
总结
本文和大家聊了楚国几个主要君王的事迹,包括楚子熊渠、楚共王、楚庄王和楚惠王。这四位楚国君王,是按照时间顺序依次排下来的。其实楚国是自周文王时就形成的诸侯国,那时楚国的国君叫鬻熊。而直到周成王时,鬻熊的后裔熊绎被封到荆蛮之地,这才有了以后东周时期楚国的雏形。
而楚国却也着实了不起,如其他的诸侯国一样,楚国也难免发生王位之争,朝局动荡,可不论哪一位楚国君王即位,无不把开疆拓土,当成一项重任。如此,楚国的疆域也就如滚雪球一般,越来越大。而中原诸侯呢?总把楚国当成蛮夷,可当楚国真正发展起来,向中原诸侯,甚至周王室展示自己的实力之时,这些周朝王公诸侯却也真正傻眼了。
谁能想到,曾经不被看好的楚国,最终会能有如此强大的实力。即便到了东周末年战国时期,秦始皇想要灭楚,还不得不派大将军王翦,出动倾国之兵,才最终击败楚国。可即便这样,楚国大将项燕临死前,还扬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最终,秦朝还是灭在了楚霸王项羽的手中,由此,谁又敢小看东周时期,楚国的强大?感谢阅读,再见!
参考资料:《史记·楚世家》、《史记·秦本纪》、《三家注史记·卷四十·楚世家第十》等。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