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4月,市民常玉(化名)向本報求助,稱自己去年丟失了一輛全新的電動自行車,看到本報報道的車主通過車架號找回被盜車的新聞,希望記者幫忙聯繫警方查詢失車的整車編碼。當時董偉正在追查另一輛電動自行車被盜案,同樣是通過電動車掛牌系統追蹤到的辦案線索,當時現車主反映車也是從李偉店裏買的。

6月2日,濟南歷下公安局智遠派出所舉行集中發還被盜財物儀式,多輛被盜電動車於現場發還失主。其中有兩輛電動自行車是警方利用車輛整車編碼,通過電動車掛牌系統一路追查,順藤摸瓜最終抓住了偷車嫌疑人。從車主報案、下落追查、鎖定嫌疑人、尋到失車,本報記者隨警作戰一個多月追蹤採訪,揭祕“追查神器”助攻破案的背後故事。文/圖山東商報·速豹新聞記者 張舒

一名車主前來領取被盜車輛。

14秒

今年4月,市民常玉(化名)向本報求助,稱自己去年丟失了一輛全新的電動自行車,看到本報報道的車主通過車架號找回被盜車的新聞,希望記者幫忙聯繫警方查詢失車的整車編碼。

從常玉提供的小區監控視頻來看,當晚10點半左右,一名身着羽絨服的年輕男子趁着夜色溜進了小區,在單元門口停放的衆多電動車中,一眼就發現了這輛新車。只用了5秒鐘,他就接連破壞了車鎖並撬開了U形鎖。可能是擔心車主突然下樓,他將電動車推到了隔壁單元門口,纔再次俯下身,擺弄着後車輪的電機。這次,不到3秒鐘車子就被重新連電成功,年輕男子騎上車一加油門兒,一溜煙兒消失在視頻中。記者算了一下,從確定目標到得手,整個作案過程僅用了14秒,“操作的比我這個車主都流利”,常玉苦笑着說。

事發後,常玉立刻前往轄區派出所報警。但由於偷車人從小區出去後進入了監控死角,辦案民警無法判斷他的逃離方向,案件一下陷入了僵局。

接到常玉的求助後,記者聯繫了歷下區交警大隊。4月20日,記者隨常玉一起,帶着車輛購買發票和合格證來到青龍橋附近的便民服務掛牌網點,正在此處辦理號牌登記的民警魏紀良幫常玉查詢了她的整車編碼。遺憾的是,系統內並沒有顯示車輛相關信息,也就是說,這輛車並沒有登記掛牌。常玉只好失望地離開了。

“熟人”

4月26日,記者再次接到常玉的電話,她說剛接到通知,失車已經進行了註冊登記。原來,常玉離開後,民警把她丟車的事兒記在了心上。26日,系統裏突然出現了該車的相關信息,這輛車剛剛完成了登記掛牌。魏紀良趕緊通知了常玉,讓她前往當時報案的派出所反映這一情況。

當天上午,常玉來到歷下公安分局智遠派出所,副所長董偉瞭解情況後,當即聯繫了濟南市車管所。輸入失車的整車編碼後,後臺信息顯示,這輛在歷下區被盜的電動車註冊地居然在十幾公里之外的市中區某地。同時,車輛目前的所有人姓名、住址、身份信息也一一記錄在冊。

根據這條線索,警方迅速找到了現在的車主趙暉(化名)。順着趙暉提供的地址,董偉找到了當時銷售這輛電動車的門店老闆,兩人一見面發現,竟然還是“熟人”!原來,三四天前,門店老闆李偉(化名)就被傳喚至智遠派出所過。當時董偉正在追查另一輛電動自行車被盜案,同樣是通過電動車掛牌系統追蹤到的辦案線索,當時現車主反映車也是從李偉店裏買的。不過,之前李偉面對民警時百般抵賴,一會說自己不知道回收的是被盜車,一會又說忘記了賣車人,表現得十分無辜。然而,當又一輛失車和他出現聯繫後,李偉沒有第一次那麼淡定了。

這一次,面對警方,李偉表現得很心虛,在種種證據面前,他終於吐露了實情:5個月內,他先後收購了7輛被盜電動車,並都通過自家門店向外銷售。

通過進一步追查,派出所民警獲悉,李偉收購的贓車均來自同一人提供,在歷下區擺修車攤的宋軍(化名)。

今年40歲出頭的宋軍多年前做過電動車銷售,和李偉也是因此結識。後來,宋軍賣過水果,也幹過修車。據宋軍交代,平時擺修車攤時,隔三岔五就會有人來問他收不收車,“有熟面孔,也有陌生人。這些車的車鎖一看就是被撬過的,賣車人提供不了發票和合格證,而且售價非常低,一臺不錯的電動車只賣二百元左右,一看就是贓車。”利用自己的修車手藝,宋軍將車低價購買後換上新鎖,再賣給李偉,放在門店中當二手車售賣。宋軍說,他和李偉是多年好友。按照他的邏輯,找李偉銷贓不僅不是“坑朋友”,反而是“有掙錢的好事先想着自己人”。目前,該案仍在進一步處理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