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漢代厚葬之風盛行,人們認爲人死後還要繼續"生活"。到了三國時期,曹魏卻一改前朝厚葬之風,極力推崇薄葬。

漢代厚葬之風盛行,人們認爲人死後還要繼續"生活";於是花費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去建造地宮;然而到了三國時期,曹魏建國伊始就開始推行薄葬,甚至還有高管實行裸葬;難道死後就不"過日子"了嗎?人們的觀念轉變得這麼快?其實,人"視死如生"的觀念並沒有變,只是有了一樣隨葬品,代替了原來的金銀財寶;還賦予了更多精神寄託;這是怎麼回事呢?下面我們來看看!

厚葬在漢代極爲普遍;據《晉書》記載:"漢天子即位, 一年而爲陵, 天下貢賦三分之一……"於是上行下效,全京師的皇親國戚以及權貴,在製作葬具時,"必欲江南檽梓, 豫章楩楠 ";意思是做棺材一定要用特定樹木的木料,是爲"大木";而且一些地方的小官吏也是"厚資多藏, 器用如生人";其墓葬往往是"積土如山, 列樹成林";就是庶民百姓和"邊遠下士, 亦競相仿效"。

這種現象在考古過程中得到印證;震驚世界的馬王堆漢墓就是最好的證明;河北西漢中山靖王劉旺及妻竇綰之墓,就是被盜過,出土的隨葬器物也多達4200多件,一件金鏤玉衣用了2408片玉片和1 100克金絲拼成;氣勢非同一般。

漢代實行厚葬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歷史根源深重;漢以前的朝代,無一不實行厚葬,特別是秦代;厚葬之風達到了高峯;如始皇陵高五十丈,面積方圓達五里之廣,徵集了七十多萬民工,前後連續修建了三十餘年。

漢王朝正是在這種厚葬之風的影響下,天子即位一年,就決定用天下貢賦的三分之一來營造陵墓。

到了三國時期,曹魏卻一改前朝厚葬之風,極力推崇薄葬;有一人名曰楊王孫,孝武時人;他在國力強盛,家業富裕,厚葬盛行之際,力行裸葬,可謂驚天動地之舉;他臨死時囑令兒子:"吾欲裸葬以反吾真……"

曹操於公元205年下令革除厚葬,一之於法,並嚴禁墓道立碑;他自己率先薄葬,將自己的墓地選在瘠薄之地,不封不樹;他死前遺詔:"天下尚未安定……葬畢便除服……斂以無藏金玉珍寶。" 在曹操的影響下,其親屬以及朝中大臣紛紛效仿,力主薄葬。

人們對葬喪的觀念轉變得如此之快,是和當時社會情況有關的;正如曹操所說,"天下未定",三國時期兵荒馬亂,經濟蕭條,人們沒有更多財富來修墓;但是這也許是平民中的現象,貴族士大夫們還是有一定財力的;相比漢朝時期的拿出三分之一財富去建墓,曹魏時期的貴族還真是"薄葬"。

這樣看來,曹魏力主薄葬的根本原因究竟是什麼呢?專家經過考古發現,曹魏時期的人們找到另一種精神替代品——俑;殉葬用的"俑",據《禮記·檀弓》,孔子"謂爲俑者不仁"。鄭玄注:"俑,偶人也,有面目機發,有似於生人。"是最早的機器人的雛形。

中國古代墓葬中用俑類物品始於春秋戰國,是用來代替活人殉葬的;體型基本上是仿生大小;在已發掘的秦漢朝墓葬中,小型俑類非常少見;一般而言,秦漢墓規模講究"大",越大越好;而曹魏時期,戰亂不斷,經濟萎靡,墓葬規模就小很多;於是人們墓葬中的隨葬品都用前朝的"縮小版",比如俑類;人們製作各種身份的俑人,包括侍婢、衛兵、歌妓等等來陪伴自己;而且發現俑類不僅能製作成人型,還有車馬、農具,家畜等。

儘管曹魏在歷史上存在時間短暫,但它在中國墓葬史上仍佔有重要的一席,完成了墓葬形制從"漢制"到"晉制"的轉化,並且在隨葬品方便,開創了以俑類爲隨葬主體的先河;後來製作俑類的材質和方法逐漸發展,比如盛唐時的"三彩俑"在今天價值連城;俑類留下了歷史上每個時期的特點印記;讓我們能看到當時人們的生活情景。

【參考資料:《晉書》《三國志》《考古與文物》《禮記·檀弓》】

內容素材來源於網絡,若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