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三亞市海棠區灣坡村村民在灣坡鴨示範基地展示餵養的灣坡鴨。 本報記者 武威 攝

近日,擁有10多年鴨養殖經驗的三亞市海棠區灣坡村村民周永澤,卻遇到了養鴨“升級”難題:“咱村裏的灣坡鴨養在溫泉邊,以自由捕食稻田、溼地地裏的小魚、 小蝦、小蟹和田螺爲生,鴨皮薄肉厚,肉質緊實,口感鮮甜,我們還缺乏線上宣傳銷售經驗,要抓緊學習先進經營模式,努力做強灣坡鴨品牌,讓灣坡鴨走進大城市、大酒店餐桌。”周永澤說。

周永澤的“升級”難題道出了灣坡村近年來的發展與改變。

三亞市海棠區鄉村振興工作隊隊長、灣坡村駐村第一書記盧傑告訴海南日報記者,以前村民大多在自家庭院、路邊散養鴨子,鴨子主要散賣至周邊菜市場,由於缺乏現代化經營管理理念,市場銷路很難打開。

有基礎、有資源、有品質,灣坡鴨該如何打開市場?去年,在鄉村振興戰略推動下,灣坡鴨正式被列爲“一村一品”扶持產業項目,灣坡村積極整合資源,探索發展“村集體+合作社+家庭農場”模式,以村集體入股投資、村民自願出資形式,共吸引了25戶村戶參與,大力發展灣坡鴨規模化、規範化養殖,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

“一方面,我們邀請專業技術指導,開展養殖業培訓,提升村民科學養殖理念。同時,加強灣坡鴨品質把關,對養殖環境、餵養模式等進行規範化管理,要求灣坡鴨養在生態環保的稻田中、溫泉邊,以玉米爲主要飼料,鴨最少餵養3個月以上才能上市,實現‘種養結合、稻鴨共作、魚鴨混養’,多舉措確保灣坡鴨的出品品質,打造立體式農業經濟模式。”盧傑說。

品質提升,銷路暢通。發揮灣坡村臨近三亞水稻國家公園優勢,灣坡村還積極探索“旅遊+農業”融合模式,在該景區內建設灣坡鴨產業示範基地,爲國內外遊客近距離感受到三亞特色農產品提供平臺,進一步擴大灣坡鴨品牌知名度與市場渠道。“同時,我們一改當地村民將鴨子散賣至周邊菜市場的簡單模式,還大力拓展線上銷售渠道及本地餐飲市場,通過與三亞品牌餐廳合作拓寬本地市場,創新線上銷售模式打開國內市場。今年以來,通過線上線下渠道,已銷售了5000多隻灣坡鴨,主要銷往北京、上海等地。”三亞市海棠區灣坡村黨支部副書記、灣坡鴨農民專業合作社總經理周紹江說,村裏還組織村民到海南各市縣交流、考察,學習各地農產品推廣的優秀經驗。

看到灣坡鴨從周邊菜市場銷往省內外大市場,不少村民還自發創作灣坡鴨口號、主題曲,探索發展特色周邊產業。日前,灣坡村還啓動灣坡鴨美食文化研究中心,村民們積極研究白斬、乾煸、紅燜等各式灣坡鴨烹飪方式,打造特色灣坡鴨餐飲,將“灣坡美味”傳播更遠。“下一步,我們還將和美團等線上平臺合作,發展直播帶貨等模式,做強灣坡鴨美食品牌,探索發展特色農家樂,進一步延伸‘農業+旅遊+美食文化’產業,帶領村民致富增收。”盧傑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