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微整形變危整形,上海警方打擊非法醫美涉案金額超六千萬元

一不小心,微整形就變“危整形”。

醫療美容暗藏漩渦,而其中坑到底有多深,上海警方給出了一組案例

警方查獲的各項證據。  本文圖片  上海市公安局經偵總隊供圖

今年4月,上海警方會同市市場監管、藥監、衛健等部門和醫療美容行業協會,針對醫美行業違法違規現象開展了深度排查,梳理出了一批違法犯罪線索,並於近日開展了集中打擊行動,一舉搗毀2個非法經營走私入境醫美產品的犯罪團伙,查獲未經國家批准進口的肉毒素、玻尿酸等醫療美容類藥品和醫療器械14.7萬支(瓶),查處了60餘家無證醫療美容診所,抓獲犯罪嫌疑人40餘名,涉案金額6400餘萬元。

警方查獲的各項證據。

普通按摩牀上能做十多種醫美

2019年1月,經營着一家美容館的錢某偶然結識了一些醫美產品賣家,這些賣家一部分來自廣東、河北等地,還有一部分則是外國賣家,都聲稱能提供大量走私入境的玻尿酸、肉毒素、水光針等醫美產品。

在看到醫美行業的巨大商機後,錢某便與這些賣家聯繫,大量購買對方走私入境的貨品,隨後在自己經營的美容護膚品網店上大肆對外進行銷售。

以某品牌玻尿酸產品爲例,錢某以830元的價格購入後,以2400元的價格銷往全國。在短短的一年時間內,錢某和其同夥就通過這種方式非法經營了涉及40餘個品種的20餘萬支(瓶)醫療美容產品,涉案金額3400餘萬元。另一個以吳某爲首的犯罪團伙則用上述同樣的方式非法經營各類醫美產品3000餘萬元。

醫美受害人

調查發現,錢某、吳某團伙所售出的這些醫美產品大部分都流向了全國各地的無證醫美診所和美容美甲店。

本次行動中抓獲的犯罪嫌疑人王某曾是本市某知名三甲醫院的一名護士。在看到醫美行業的高需求、高利潤後,王某辭去了工作,經營起了一家美甲店。

王某到案後交代,美甲店只是門面招牌,真正能夠給她每月帶來鉅額利潤的是隱藏在美甲店內的微整形業務。

王某的微整形場所就隱藏在美甲店二樓的一間小屋內,房間裏僅有一張普通按摩用牀,地上零亂堆放着數十種醫美產品。從玻尿酸填充隆鼻、隆額、隆下巴,到注射肉毒素瘦臉、瘦腿,以及水光針美膚,王某承接的業務有十多種。

警方抓獲犯罪嫌疑人。

低廉的價格和“說打就打”的便利,成爲了很多客戶選擇她的原因。據王某交代,來店找她注射美容針劑的顧客幾乎都無法分清醫美注射與日常肌肉注射的本質區別,因此對於護士出身的她格外信任,有一些老客戶甚至會自己攜帶各類美容針劑交給她進行注射。

警方調查發現,在非法醫療美容活動中,有許多失敗的案例,有的顧客就曾因在無證診所爲下巴注射生長因子後,下巴越來越長並感到面部強烈不適而前往正規醫院就醫。經檢查後才發現體內竟已滋生出肉芽組織,無法逆轉。

不僅如此,許多非法醫療美容診所還大張旗鼓地開辦起了醫療美容業務“速成班”,由一些完全未經專業培訓的所謂講師開展現場教學培訓。短短几天后,學員便可搖身一變成爲“資深”醫師爲客戶進行醫美注射。

目前,警方已對上述40餘名犯罪嫌疑人依法採取刑事強制措施,其餘違法人員已由行政部門依法處理。

非法醫美店家常隱藏在居民樓

消費者如何辨別非法醫美經營者?

警方在辦案過程中發現,非法經營醫療美容業務主要有以下幾個特徵:一是非法診所隱蔽性強。大多開設在居民樓、寫字樓和美容美甲店內,場所內外不張貼廣告,主要通過熟人介紹或社交軟件招攬生意。這些場所既不設置消毒設備,也不具備搶救措施,引發美容事故的風險很大。二是操作人員無證上崗。非法診所的操作人員都不具備從事整形外科或皮膚美容醫師執業資質。三是醫美產品來源不明,質量保障無從談起。

而其中,醫美產品大量靠走私,更帶來了潛在安全隱患。

警方查獲的各項證據。

上海市公安局經偵總隊食藥環偵支隊支隊長喻檬介紹,走私醫美產品危害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四方面:一是初步查明涉案的美容針劑都是走私入境,來源不明、真僞難分,極有可能其中摻雜了假劣針劑,存在安全風險,目前正在開展抽樣檢測;二是涉案美容針主要是通過寄遞、揹包客攜帶等方式運回國內,未嚴格按照冷藏條件進行全程保管,可能導致針劑失效,甚至於變質;同時,大量銷售未經批准進口、走私入境的醫美針劑,不僅逃避了關稅,還嚴重擾亂了醫美市場的正常秩序。

下一步,上海警方將持續會同有關部門對非法開展醫療美容服務、違法經營醫療美容藥品、醫療器械的違法犯罪行爲保持高壓嚴打態勢,堅決防止“微整形”成爲“危整形”。

警方也提醒廣大市民,應前往正規醫院或診所購買和使用醫美產品,切勿貪圖便宜,危害人身安全。若發現違法犯罪線索,請及時向公安機關或有關部門舉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