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们的星河讲历史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在《封神演义》中,姜子牙是个非常仁厚忠孝的人,做事非常死板,而且没什么脑子,完全没有他的师弟申公豹狡猾或者足智多谋。
也因此,姜子牙虽然学道四十年,元始天尊还是认为他没有资格成仙。
在一种极不情愿的情况下,姜子牙被派下山去扶周灭纣,并且执掌封神事宜。
即便如此,西岐和朝歌大大小小的仗打了很多次,姜子牙还是没有派上太大用场,反倒是无用至极,“七死三灾”给同门们增添了不少麻烦。
要说姜子牙是“猪一样的队友”,恐怕没人反对。
尽管如此,在元始天尊的运筹帷幄之下,姜子牙还是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武王继位后,天人感应,民安物阜,天降祥瑞,万民悦服,天下就太平了。
然后姜子牙就没什么事儿了,不久也就回他的封地也就是齐国去养老了。
然而,真实的历史并不是这样的。
据宋代司马光《稽古录》说,克殷之后,“太公留镐京,与周公夹辅成王”,也就是说姜子牙和周公旦都留在镐京一起辅佐成王。
但是从典籍来看,克殷之后二年,武王就死了。
到了成王之时,太师就不是姜子牙了,而成了周公。
为什么呢?
比如,《尚书》的《周书》部分,写了那么多的事儿,竟然没提到姜子牙的事儿,甚至连名儿都没提过;《逸周书》虽然提到姜子牙,可是事儿比较少,最多的还是周公。
《尚书大传·大战》篇里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说纣王自杀之后,周武王进入殷商,可是不知道怎么处理这些殷人,就把姜子牙找来问:“进入殷之后该怎么办呢?”
姜子牙说:“我听说,喜欢某个人,就连他屋上的乌鸦都喜欢;讨厌一个人,就连他家的墙壁看着都烦!我的意思是‘咸刘厥敌,靡使有余’,您说怎么样?”
这话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你不是憎恨殷纣王吗?进入殷商以后,不管好歹把殷人都灭掉算了,一个都不剩下。这就是“爱屋及乌”这个成语的出处。
是的,这才是比较接近真实的姜子牙——狠辣、嗜杀,恨屋及乌。武王不同意,说:“这么个搞法恐怕不行。”
召公小跑着过来建议:“没有罪的就让他活着,是咱们的敌人的都杀掉,不要留下后患。这样如何?”
武王还是不同意:“这么搞也不行。”
周公又小跑着过来进言:“臣听说一个方法:让殷民各安其宅,各自种他们的田地,不要讲究什么过去、现在,只要是仁义的人都可以亲近他们。就是老百姓犯了错误,也要说百姓没罪,都是我一个人的罪过。这样如何?”
武王听了大喜,“旷乎若天下之已定”,就是豁然开朗,就像天下已经平定了一样。
这个故事是想说明什么呢?
是想说明姜子牙本质上就是一个领兵打仗的将领,对治国安民这方面没有研究,他对待殷人的方法简单而又残忍,近似后来的“屠城”,把城里城外的殷人都灭了就完事儿,纯粹是武将的作风。
可是这样可能激起殷人对周人的更大仇恨,殷人更不会安定了,所以武王不同意。
召公的办法是把殷人分成两类:一类是不反对周人、顺从周人的,这些人让他们活着;一类是和周人为敌的,这些都要杀掉。
但是这个办法的基础就是要清算旧账,照旧会引起殷人的不满,所以也不好使。
周公的办法是既往不咎,殷人只要不造反,就像以前一样该怎么过日子就怎么过日子,这样殷人就会接受周人的统治,天下也就安定了。
这个故事是想说明姜子牙是很不错的战将,但是治天下就比周公逊色。
不仅如此,据一些古书的记载,作为兵家鼻祖的姜子牙还非常阴险。
《孙子兵法·始计篇》中说:“兵者,诡道也。”
姜子牙给武王出的另一个主意,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淮南子·道应训》里记载了一个故事。
武王伐纣灭殷之后,把姜子牙找来问:“寡人讨伐纣夺了他的天下,这是臣杀其主、下伐其上。我怕后世的人学我这样,用兵不休,争斗不已,这该怎么办呢?”
其实武王是怕后人也学自己这样儿起来造自己的反,夺自己的天下,一直很害怕。
姜子牙于是给武王出了一个十分阴险的主意,可以看出他对治天下也有一番自己的见解。
他说:“王问的这个问题很好啊!这事儿就象是打猎,在没获得野兽之前,老是怕它伤得轻抓不到它;等抓到了它,又怕它损伤的肉太多。
王如果想长久的占据江山,就必须塞住民众的口鼻耳目,让他们多干些没用的事儿,把教育搞得复杂点儿,让他们都安心在体制内干活;可以让他们尽量发泄情绪,却不要让他们懂什么道理,这样他们自然就会丢掉他们的头盔,而戴上学者的鹬冠,扔下他们的刀剑,而拿起奏事的笏板。
给他们制定三年之丧的制度,可以让他们子孙不繁盛;大力宣扬谦让是美德,就会让他们和睦相处而不争斗;
用酒肉来结交他们,用音乐来娱乐他们,用鬼神来吓唬他们,用繁文缛节来约束他们的才能,用厚葬久丧来掏空他们家产,让死人含珠玉、穿纶组来耗费他们的财物,让他们种地的时候起很高的田垄来用尽他们的体力。
他们家里贫穷了,族人减少了,一天到晚因为贫穷而担忧苦闷,这样还能折腾啥事儿?
坚持这样的原则来改变一下社会风俗,您就可以长有天下而不会失去了。”
这些主意够阴险吧?
阴险归阴险。可是呢,这阴谋,平民们却认识不到。
比如,后来儒家讲周礼,极力推崇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三年之丧”“礼乐教化”“繁文缛节”“大办丧事”……受到人们的追捧。
可是平民们不知道这是周统治者故意设的局,搞的阴谋,还当成好事津津乐道、极力奉行,有些直到今天还盛行。
追根溯源,这都是姜太公的主意!周人按既定方针办,所以周朝延续了800年!
《太公金匮》也记载过类似事儿。武王问姜子牙:“仗打完了,可是民众官吏们还都不安分,贤者能人心神不定,我怎么才能安抚他们?”
姜子牙回答说:“那就不需要什么兵器了,照样可以守住国家:可以让他们把耒耜当成弓弩,锄杷当成矛戟,簦笠当成兜鍪,锁斧当成攻具”。
让国人别再惦记打仗的事儿,而是要发展生产,搞好经济,这样才能保持国家的长治久安,这个主意不错。
武王听了他的话,首先做出姿态,把马散到华山之阳,把牛放到桃林之野,把战车、甲胄存在库房里,把兵器用虎皮包起来收走,让作战的将帅都成为诸侯,表示自己再也不打仗了,以此安定天下人的心。
然后一步一步地施行那些措施,比如制定祭祀、朝觐、耕藉、养老、教育等等制度,于是“周道四达,礼乐交通”,天下果然太平无事,熙熙而乐了。
据《太平御览》卷六百九十二引《周书》的说法,从此武王睡觉的时候不关大门,表示自己不再担心害怕;出门的时候不带佩剑而拿着笏板,表示自己心中再无仇怨。
当然,从史实的角度去考察,事实并非如此。
纣王虽然死了,但是还有很多殷商的臣属方国并不服周人,于是周武王只能派姜子牙四面征伐。
前面说过的飞廉和恶来就是其中之一。
这时候对周人有利的情况在于,殷商被干掉了,没了老大,那些臣属方国就“树倒猢狲散”,要么投靠周人,要么就想方设法求自保,可都是各自为战,形不成统一的反抗力量,所谓“群龙无首”。
面对强大的周师,他们没有力量真正地反抗,因此周人就抓住时机把他们各个击破。
即便武王四处东征西讨,一直在不停地打仗,局势还是混乱得很。
武王也是忧心操劳,直到把自己累死。
武王死后的三监叛乱,很是混乱了一阵子。
这个时候,负责平叛的就是咱们熟知的周公了。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