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童诗·四喜》记载:“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这是人生的四大喜事,古往今来,任何人都没能逃过这个定律。然而,人生却是充满变数的,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仅拿最后一个“金榜题名”来说,高中状元自然是令人开心的事情,但若是成为了一个朝代的最后一名状元,想必也不是什么好事。

刘春霖,出生于1872年,直隶省河间府肃宁县人。刘家世代为农,家里也是一穷二白,早年间,刘春霖的父亲曾在府衙里当过差,母亲是知府家中的仆人,家中生活十分艰难。6岁时,刘春霖被父母送到了哥嫂家抚养,从此过上了寄人篱下的生活。2年后,刘春霖进入了私塾读书,知识改变命运的想法,在他的脑海中逐渐成型。

求学时,刘春霖一心一意,虚心受教,本就不笨的头脑,再加上他的刻苦努力,很快就使他从一众学子中脱颖而出,从而受到了莲池书院吴汝纶院长的赏识。在此后的二十余年中,刘春霖一路过关斩将,通过了重重考验,在考试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1904年,刘春霖终于得到了殿试的“入场券”,他年少时的梦想即将实现。

要知道,在当时那个年代,科举考试可不是那么公平的,决定最终排名的不是考试成绩,而是清朝的实际掌权者——慈禧太后。殿试结束之后,主考大臣会挑选出几十份试卷,然后再呈给慈禧太后“钦定”。1904年7月,殿试主考大臣根据流程,交给了慈禧太后一批试卷,当时清廷正值内忧外患之际,慈禧每日都忧心忡忡,再加上她的七十大寿也快到了,于是她打算借着科举考试的机会,给自己冲冲喜。

慈禧接过试卷后,第一眼看到的就是被主考大臣列为第一的试卷,这张试卷上的字迹流利清秀,文辞也很不错,慈禧心中很高兴。然而,当她看见考生在结尾处的落款时,心中却生出了一股无名之火。这个考生名为朱汝珍,一个“珍”字,便让慈禧想到了被她推入井中溺死的珍妃,再加上朱汝珍是广东人,这又让她想到了太平天国洪秀全、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等人,这些人一度给她惹了不少麻烦。

于是,慈禧将朱汝珍的试卷甩在一边,又继续看下一张试卷。第二份试卷是刘春霖的,“春霖”二字可以解释为“春风化雨”,由于当时正好赶上了旱灾,刘春霖的名字具有祥瑞之意,有利于大清。再者,刘春霖是肃宁县人,“肃宁”二字可以解释为肃静安宁,这对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的清廷来说,自然是大吉之兆。最后,慈禧果断将刘春霖列为此次科举考试的状元。

但是,历史是无情的,清廷在刘春霖高中状元的第二年,就废除了科举考试,于是刘春霖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名状元。清朝灭亡后,刘春霖曾被袁世凯任命为总统内史,但时间一长,刘春霖看透了袁世凯的本质,最后他在1927年辞去官职,赋闲在家研习书法。1934年,日本人曾找刘春霖去伪满洲国做事,但被他严词拒绝了,他称这辈子绝对不会做亡国奴。

1944年,刘春霖因心脏病突发憾然离世,时年72岁。刘春霖虽是清朝的最后一个状元,但他却不是一个迂腐之人,他的身上具备读书人应有的铮铮铁骨,值得后世尊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