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起華人首富,人們最爲熟知的就是李嘉誠,畢竟他連續多年居於華人首富寶座,加上媒體對他的曝光度較高,所以李嘉誠的名聲家喻戶曉。

而在李嘉誠之前,其實我國還有一個華人的首富的實力也十分強大,但是因爲比較低調,所以很多人並不知道他,他就是鄭周敏。

這是一位傳奇的富豪,可以說是白手起家的一個經典。早在1994年,鄭周敏在臺灣擁有了13家公司,在菲律賓擁有12家公司,在香港擁有13家公司,在美國還有自己的銀行產業,個人資產達到了130億美元,並且成爲了1996年的華人首富。

只不過,雖然鄭周敏創造了千億規模的商業帝國,卻沒有一直延續下去,如此龐大的家族產業,最終還是在他的女兒鄭綿綿手裏耗光了。

因爲父親是華人首富,鄭綿綿應該可以說是含着“金鑰匙”長大的。所以她在小時候就已經接觸到了各種優質的教育資源。再加上鄭綿綿小時候就非常努力,所以在學業上取得了很大成就。在她長大之後,菲律賓前總統阿基諾夫人還親手授予她經濟學博士的學位。

也就是在這種時候,鄭綿綿的父親鄭周敏想要把自己的商業版圖向香港擴大 ,於是她就帶着父親的產業和心願來到了臺灣,並且開始在這裏大施拳腳。

而她倒是沒有讓父親失望,來到臺灣後趁着房地產發展上行的趨勢,前前後後買了40多塊土地,鄭家成爲了臺灣最大的房地產開發商。

最巔峯的時候,鄭家在臺灣擁有過千億的資產,其全盛時旗下有環亞百貨、環亞飯店、大亞百貨、亞洲信託及聯業建設。僅僅在臺北的環亞大酒店跟環亞百貨的物業,就價值400億臺幣。

也正是因爲如此,鄭綿綿把父親的商業版圖越擴越大。之後父親逐漸把家族產業交給了她,而她自己也賺得盆滿鉢滿。因此,在當時鄭綿綿一度被西方媒體評爲亞洲最富有的女人。

只不過,就在她接手千億規模的商業帝國之後,鄭家的生意開始出現了下滑。加上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鄭家遍佈整個東南亞的生意也受到了巨大沖擊。所以在2000年的時候,鄭家的千億帝國已經出現了動搖。

到了2002年,鄭周敏的去世對於鄭家來說更是當頭一棒,因爲鄭綿綿的哥哥鄭偉煌也退居幕後,所以一個發展下行的帝國自然而然地就交到了鄭綿綿的手裏。

只不過,雖然鄭綿綿在企業的經營管理方面有很強的天賦,但是事與願違,鄭家的生意在鄭周敏去世之後變得更差了。

而且在鄭綿綿此前的發展經營過程中,欠下的債務也集中爆發了。到了2003年,鄭家的所有資產終究還是被耗光了,那個紅極一時的商業帝國最終還是倒下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