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上還只是針對客觀事實的主觀解讀和傳播,導致了事實的扭曲,相對來說還不是太大的問題,對當事人來說,其實是“ 知道自己知道 ”的,而且隨着是時間的推移、信息的逐漸透明,實際情況還是可以爲更多人所知。很多人之所以會成爲鍵盤俠,或是看一個短視頻就拍案而起、看一篇文章就熱淚盈眶,很多時候就是因爲把“宣傳”當成“新聞”了——而宣傳並不是事實。

事實最大。你掌握的事實越透徹,也就越強大。

日常人和人的溝通中,80%以上的衝突和挫敗,來自與“事實”有關的兩個問題:

問題1:沒有基於事實來溝通。

假如,你是一位產品經理。老闆上週交辦給你的工作,這周沒有按時完成,於是說你的執行力有問題;你說臨時解決線上bug花了不少時間,所以耽誤了,其實我的執行力很強的。

在這裏,“事實”是交辦工作沒按時完成,但你的溝通要點放到了證明自己的執行力很強這個點上。你感到委屈和困惑,不知道該怎麼辦。

問題2:沒有區分事實和觀點。

假如,你是一位運營經理。在給老闆彙報活動效果時,說用戶對這次的活動不感興趣,所以轉化用戶數的指標沒有達成。而BI同學可能會說,這次活動從用戶轉化漏斗看,前面的幾個節點數據都達到了預期,但是在任務領取和承接頁的點擊數據顯著偏低,所以活動指標只完成了80%。

在這裏,“事實”是活動指標只完成了80%,以及轉化漏斗的兩個缺陷;“觀點”是你認爲用戶對活動不感興趣。老闆對你的彙報不滿意,可是下次你還是不知道該怎麼辦。

在文末我會說明這兩個問題的關鍵以及解法,心急的可以直接翻到結尾去看。

基石

好,說回事實。瑞·達里歐在《原則》一書的 生活原則導言 這一部分提到我們需要獨立思考並決定:

(1)你想要什麼;

(2)事實是什麼;

(3)面對事實,你如何實現自己的願望,而且要保持謙遜和心胸開闊,以便你能動用自己的最佳思維。考察影響你的那些事物的規律,從而理解其背後的因果關係,並學習有效應對這些事物的原則。

達里歐提到的這三點,歸根結底,是一套基於事實的人生底層操作系統。就像歐幾里得的五條基本公理構建了歐氏幾何學的整座大廈一樣,達里歐的這個“事實三條”,也是構建人生信念和一切技能體系的基礎。

用第一性原理認知事實

下面,我們回到題眼,什麼是事實?

“事實”這個詞在日常生活中被我們反覆使用,但相信大多數人都沒有深究過它的真實含義。

馬克思說語言是構成思維的要素,換言之,你說什麼、怎麼說,決定了你怎麼想。回想一下,每一次你在思考如何做選擇時,內心是不是常常會發生一段自我對話?

既然語言這麼重要,那我們繼續往源頭 回溯 ,你會發現, 構成語言的要素是詞彙,詞彙之間的關係是語法。即,語言=詞彙+語法。

再往上 回溯 ,你會發現 詞彙是由語素構成的 ,語素是最小的語音、語義結合體,是最小的有意義的語言單位。所謂語言單位,必須同時滿足三個條件——“最小、有音、有義”才能被稱作語素。比如“人”就是一個語素,它同時滿足這三個條件,而乒乓的“乓”就不是語素,因爲它不滿足“有義”這個條件。

我不是在這裏掉書袋,而是希望用這個過程來引出 認知事實的底層思維工具:第一性原理 。通過不斷地分解要素(或者說向上溯源), 拆解 到最基本的要素後,把每個 零部件 都研究一下,然後再 重新組裝起來 。這時,你纔算真正瞭解了一個事物。

定義的力量

記得大一上《新聞學概論》時,第一節課老師給我們列舉了十幾個有關“新聞”的定義,帶我們一起逐字逐句地品味每一個用詞背後的差異,這種學法讓我眼前一亮。如今畢業多年,我沒有從事新聞行業,所學的很多知識和技能也都忘得差不多了,但這種學習方式讓我至今受用無窮—— 回到事情的本源,確認討論對象的定義(內含和外延),弄清楚what後,再想why和how,避免了不少無用功 。我列幾個新聞的定義,你也可以品品:

  • 新聞是新近事實變動的信息
  • 新聞是新近發生事實的報道(陸定一)
  • 新聞是新近報道的事情。(密蘇里新聞學院前院長Frank Luther Mott)
  • 新鮮(信息)的報道(牛津詞典)
  • 新聞就是廣大羣衆欲知應知而未知的重要事實(範長江)

另外,平常大家經常說的“狗咬人不是新聞,人咬狗才是新聞”,只能算是一個比喻,對於理解定義的內含和屬性有幫助(新聞五大價值要素的“趣味性”),但不能成爲定義。

這時,你再結合宣傳的定義來看看,“宣傳指運用各種有意義的符號,傳播一定的觀念,以 影響人們的思想、引導人們的行動的一種社會行爲” 。你就能很快辨識出,我們日常在媒體中看到的內容,哪些是新聞,哪些是宣傳了。進而你可以決定自己要不要關注,以及可以相信幾分。

你可以品一品,下面這3條,哪個是新聞,哪個是宣傳:

  • 今日上午,非洲某部落大壩決堤,酋長在95分鐘後到達現場。
  • 今日上午,非洲某部落大壩決堤,酋長在第一時間奔赴現場。
  • 今日上午,非洲某部落大壩決堤,酋長在95分鐘後到達現場。在此之前,副酋長在事發20分鐘後到達現場。據當地居民介紹,副酋長住在酋長隔壁。

你看,搞清楚定義,作用就是這麼大。

事實≠真實

好,下面來看看“事實”的不同定義,你會發現一些被隱藏的神奇答案。

  • 百度百科:事實,事件真實的情形。
  • 維基百科:事實(英語:Fact)可以指在過去和現在 被驗證中立 的信息,在科學中指可證明的概念。傳聞不可當作事實。

在百度百科的定義中,核心是“真實”,但 “真實”是一種主觀色彩很濃的判斷 ,受限於不同的知識背景、利益訴求和分析能力, 不同的人眼裏有不同真實 。很多人之所以會成爲鍵盤俠,或是看一個短視頻就拍案而起、看一篇文章就熱淚盈眶,很多時候就是因爲把“宣傳”當成“新聞”了——而宣傳並不是事實。

再比如下面這張圖片,左中右三個畫面,到底哪個是真實?

對於伊拉克的反美人士來說,左邊這張圖是真實的;而對於一貫強調人道主義的美國左派來說,右圖是真實的。對於無利益相關的你我來說,中間這張圖是真實的:美軍擒獲了伊拉克俘虜,既採取強制措施確保自身安全,也給俘虜喝水滿足基本生存需求。

以上還只是針對客觀事實的主觀解讀和傳播,導致了事實的扭曲,相對來說還不是太大的問題,對當事人來說,其實是“ 知道自己知道 ”的,而且隨着是時間的推移、信息的逐漸透明,實際情況還是可以爲更多人所知。更難覺察、而且影響更大的,其實是“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

比如,時間。

本川達雄在《大象的時間,老鼠的時間》一書中提到,不同體重的生物有不同的時間,生物的這種時間區別於物理時間,稱爲生理時間。

時間原本只是個概念。我們相信“所有事物都在按人類的時間運轉”,就這樣活到今天,但有關“體型”的生物學推翻了我們這種常識。

人類頭腦中的時間軸僅僅是自己固有的時間軸。可以說人的時間觀念是獨立於外界而存在的。正因如此,人很容易堅信時間是絕對不變的東西。

測量哺乳動物時間和體重的關係,會得出如下這樣的結論:

本川達雄,《大象的時間,老鼠的時間》

也就是說,哺乳動物的時間與其體重的1/4次方成正比。體重增加,時間就會變長。1/4次方表示平方根的平方根,所以當體重變爲原來的16倍時,時間會變爲原來的2倍,體重與時間的比例不是簡單的正比關係,相對於體重的增加,時間變長要慢得多。

也就是說 體重越大的動物,做事情就越花時間

這個1/4次方法則廣泛適用於與時間有關的各種現象。在動物的一生裏,壽命的長度、從出生到成年所需的時間、性成熟所需的時間、胎兒在母體內停留的時間等,全部遵循1/4次方法則。

比如,視覺。

首先看視覺的清晰度。公衆號狂丸科學曾在一篇科普文章中引用了美國杜克大學的一項研究結論,人眼中看到的世界,和動物眼中看到的世界,在清晰度上是有很大差異的。下面這張圖,是在不考慮色彩因素下的視力模擬圖像:

來源:杜克大學/Eugene Oliver

再看視覺的顏色識別。人眼的3種視錐細胞分別可以感應紅、藍、綠三種顏色。通過這三種顏色的不同組合,人眼可以看到高達100萬種顏色。

貓雖然也有三種視錐細胞,但由於構造和數量的不同,導致貓只能識別出很少的顏色,例如灰色、藍色和黃色(所以,鏟屎官們對你們家的貓主子好一點吧,他們的世界真是太單調乏味了)。

左-人類的視覺,右-貓的視覺

最後再看下視覺的敏銳度。由於鷹眼構造的特殊性,在空中俯衝捕食時,它可以 通過快速調節眼部肌肉來改變自己的眼球曲率,從而可以在捕食過程中始終保持視覺焦點的清晰。

一般情況下,一隻體重5KG的鷹,眼睛和人類差不多大,但視力是人類的4-8倍。因此,它能從3公里遠的地方發現一隻小小的兔子。

左-人類的視覺,右-鷹的視覺

其實, 不管是時間、顏色、溫度還是其他的概念,都是人類對事實的模擬或數量化表現而已 (你不會以爲溫度真的就是溫度計的水銀柱吧),爲的是我們更好地測量、計算和表達而已。

真實,真的是一件很主觀的事情,所以是不能用來定義事實的。更何況,很多時候人們會把“真實”和“事實”交替使用,那我們就更不能用一對同義詞來相互解釋對方了,因爲這樣我們無法獲得任何有價值的信息,對於提高認識和直到行動沒有任何幫助。用術語來說,這叫“同義反復”。

事實的兩個核心要素

讓我們再回到維基百科的定義:事實(英語:Fact)可以指在過去和現在被驗證且中立的信息,在科學中指可證明的概念。

這其中有兩個關鍵要素:“ 被驗證 ”和“ 中立 ”。前者要求的是信息可驗證和已驗證,後者要求的是信息本身不帶立場和傾向性。

比如,同樣說溫度,有下面兩種說法:

A、今天杭州氣溫39.5℃。

B、今天杭州太熱了。

A同時滿足“被驗證”和“中立”,可以算事實;B由於不滿足“中立”的要求,用主觀感受替代客觀數據(非洲利比亞的加里延,最熱57.8℃,當地人會直接在陽光下的牆面上烙餅喫。39.5℃簡直可以稱爲涼爽了),導致也無法“被驗證”,因而算不上事實。

那麼,什麼叫做“驗證”?道是無公衆號的用戶大部分是互聯網從業者,大家都很熟悉在互聯網領域的“驗證”首先體現爲 AB實驗 :先確定驗證目標,然後設計實驗,進而推進實驗上線,最後回收數據,進行實驗評估——最終證實或推翻假設,或是發現新的規律。然後重新開始新一輪驗證。

在醫學領域,則可以體現爲“ 大樣本隨機雙盲對照實驗 ”。FDA(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臨牀Ⅲ期試驗主要就是在做這件事。通過之後,藥品廠商纔可以申報新藥上市(PS:目前還沒有任何一款中藥通過了FDA的Ⅲ期試驗)。

說到這裏,我們才真正理解了“事實”的含義。現在可以再回味一下維基百科的定義: 事實(英語:Fact)可以指在過去和現在被驗證且中立的信息,在科學中指可證明的概念。傳聞不可當作事實。

尾聲

在文章開篇的兩個例子中:

問題1:老闆關心的是事情是否可以管控,並不一定是每一項工作能夠按照計劃完成。在執行過程中,如果有意外情況要處理,可以及時跟老闆溝通,或者延期交付、或者轉給另一個同事處理,再或者老闆出面推掉臨時工作。

總之,及時反饋,拿到結論。這些,都是基於“老闆交辦工作”、“發生突發情況需要處理”這兩個事實採取的措施。 永遠記得,不要給老闆“意外”,更不要期望“驚喜”,因爲大部分驚喜都是以“驚悚”收場。“可預期”是“靠譜”的另一種表達方式。

問題2:要把事實作爲討論的起點,大多數時候從數據出發找共識是沒有什麼問題的,進而基於事實得出的觀點或結論要能夠指導行動。拆分問題顆粒度、結合數據做佐證、將實現情況與目標做比較,這個過程得出的結論,對於合理歸因、明確下一步行動方向纔有指導意義。 永遠記得,你的老闆他也有自己的老闆。不要讓你的老闆在面對他的老闆時,無話可說。

對於文章開頭達里歐的“ 事實三條 ”,其實我有自己的理解。在看《原則》之前,我是一直按照這種方式來理解“事實”的:

  • :客觀層,即5W1H(新聞六要素)。 搞清楚發生了什麼事。
  • :主觀層,即果實、結果。瞭解事情發生的結果,並以此爲“實在”,進而接受它—— 看見事實,接受事實、基於事實行動。

這個世界並不存在電影《超體》中所描繪的Lucy那種全知全能的人,我們必須藉助於自己的觀念和理智,來完成篩選信息、輸入信息、輸出行爲的過程。

某種程度上說,所有人都是近視眼,頭腦中的觀念,就像鼻樑上的有色眼鏡,會給現實的世界染上一層偏見的顏色。 如果你無法完全拋棄眼鏡,那不妨多備幾副不同顏色的眼鏡,多瞭解不同人、不同領域的觀點和基本假設,能幫你更貼近事實。

在艾薩克森的《達·芬奇傳》中描述,達·芬奇的筆記裏有一張 日程表 。是 15 世紀 90 年代的某一天,他要學習的東西的清單:

  1. 測繪 米蘭城和郊區,爲繪製米蘭城地圖做準備;
  2. 算數 老師告訴我,如何由三角形求得同等面積的正方形;
  3. 炮兵 軍士吉安尼諾講解,一種叫費拉拉的牆壁的構造;
  4. 詢問本尼德託·波蒂納裏,他們在 冰上行走 是怎麼回事;
  5. 找一位 水力學 老師告訴你,如何用倫巴第人的方式修理船閘、運河和磨坊;
  6. 找法國人喬瓦尼,他答應過給我講解 太陽的測量方式

有趣吧!

希望有一天,你也能像達芬奇那樣,戴上更多的眼鏡,找到屬於自己的事實。

畢竟,事實最大。你掌握的事實越透徹,也就越強大。

參考資料:

  1. 瑞·達里歐,《原則》
  2. 本川達雄,《大象的時間,老鼠的時間》
  3. 狂丸科學,《看完貓狗眼中的世界,發現還是當人好……》
  4. 艾薩克森,《達芬奇傳》

#專欄作家#

張德春,微信公衆號:道是無,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A廠產品,前公募基金互聯網金融與技術負責人、平安壹錢包產品總監、Wind資訊移動產品負責人,專研(互聯網+金融)逾11年。

本文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 ,基於 CC0 協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