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過副校長的張美雲比常人更瞭解我國製漿造紙的短板,爲了更好的研究高性能纖維紙,在帶領“高性能纖維紙基功能材料團隊”時,她決定申報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張美雲的研究成果扭轉了中國高性能紙受制於人的局面,中國的芳綸紙終於可以實現自給自足,每年爲國家節省約10億元。

造紙術是中國的四大發明之一,早於西漢時期就有了雛形,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縮影,在人類文明歷史上作出了卓越的貢獻。而現代科技日新月異,舊時脆弱的紙張在如今有了更多的用途,經過研發,它的強度甚至達到鋼的6倍。紙比鋼強

芳綸紙全名爲芳綸絕緣紙,由芳綸短纖維和芳綸城西纖維來合成,高細度的漿粕纖維賦予了它優異的機械性能,能承受高強度拉伸、撕裂,許多化學溶劑都不會與它產生反應。同時,其防黴、防蟲、防潮的特性使它的耐損值大大提高,多用於軍工業、運輸業當中,很多關鍵零件都是用它製作而成的。
值得一提的是,芳綸紙在航空領域起到的作用非常重要。中國作爲第三個登上太空的國家,在航空領域不可不可謂發達。爲了抵抗太空中的高度輻射,保護飛行員和科研物資的安全,製造火箭時必須採用大量鋁合金以及鋼,這無疑增加了火箭重量,也無形增加了發射原料的損耗。據資料顯示,當火箭原料減重一千克,成本就可以降低三千萬,抗輻射強、硬度大、質量輕的芳綸紙顯然就是火箭材料的不二之選了。騏驥一躍,不能十步

提到了芳綸紙就不得不提張美雲教授了。張美雲,樣貌姣好,性情溫婉,是製漿造紙工程學科的領軍人。她1957年9月出生於山西臨猗,從小便聰慧好學,對製漿造紙有着濃厚的興趣。她在1978年考入西北輕工業學院,深入學習製漿造紙工程,之後攻讀同校碩士、天津科技大學博士。畢業後,張美雲的優秀履歷和她在製漿造紙領域的佳績讓不少外企給她拋來了橄欖枝,可她選擇放棄幾十萬的年薪,留校工作,繼續進行研發。
1976年10月,張美雲正式參與工作,成爲了一名大學教授,她積極大膽改進教育方法,刪減了以往繁複落後的教案,系統地優化了教學內容,修訂了《加工紙與特種紙》教材,在全國各院校之間廣泛使用;平時講課精準簡練,通俗易懂,十分受學生們歡迎,被學生們擁爲“女神”。
在張美雲懷孕四、五個月的時候,爲了給學生補充實踐經驗,她親自帶着學生去造紙廠學習,每天在造紙車間裏穿梭,晚上和同行的十四個姑娘擠在大通鋪上歇息,十分辛苦。

2015年5月15日,由於高校領導任期試點改革,張美雲副校長一職被任免。這對她來說是前所未有的打擊,從一名普通大學教授到副校長,她付出的努力有目共睹,可她沒有放棄製漿造紙的研究,她花費時間去泡圖書館,跑到全國各地相關工廠學習調研。
當時張美雲正好57歲,五十知天命,是一個將近退休的年齡,但她仍然選擇爲製漿造紙默默地發光發熱。
當過副校長的張美雲比常人更瞭解我國製漿造紙的短板,爲了更好的研究高性能纖維紙,在帶領“高性能纖維紙基功能材料團隊”時,她決定申報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
張美雲共花了十年時間,先後三次申報,歷經“策劃、申報、答辯”等流程纔算成功。期間張美雲耳朵突然失聰,又正值關鍵時期,張美雲連休息的時間都不肯留給自己,堅持帶病工作。

研究開發高性能纖維紙,對中國來說是一項自主創新技術,自然離不開大量理論和反覆實踐。張美雲不辭勞苦二十餘載,因爲每日長期伏案工作患上了腰椎病,用眼過度也讓她的身體狀況雪上加霜。
張美雲的脊椎非常僵硬,連彎下身體都做不到,平日工作裏要轉身或者彎腰時都要幫忙;更是在2002年,張美雲連續熬夜幾天工作,導致右眼突然失明,經過醫生診斷,是患上了網膜中央動脈阻塞。網膜中央動脈阻塞是需要馬上治療的急症,錯過最佳治療時間會導致永久性失明,張美雲在團隊其他成員的勸說下總算願意暫時放下工作,前往醫院治療。眼睛復明後,她不顧家人的勸阻,休息不到兩個月就再次投入到工作中去。天道酬勤

皇天不負有心人,張美雲不斷取得研究新進展。她在國際工程與材料相關的權威刊物中發表了學術論文200餘篇,同時享有國家發明專利四十餘件,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教育部技術發明一等獎、陝西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等含金量十足的榮譽。沉下心,撲下身,低調做事不張揚一直是張美雲的真實寫照。獲得諸多榮譽後,張美雲很少接受記者採訪,人們在網上搜索到除了獲獎信息外就只有她發表的論文,幾乎沒有這位特種紙領域頂尖人才的新聞,她“雙耳不聞窗外事”,全心全意投入到學術裏。
幾十年前,新中國剛剛成立,各個方面百廢俱興,起步較晚,許多關鍵的技術沒有掌握,只能依賴進口,比如圓珠筆鋼珠球,再比如芳綸紙。早在上個世紀,美國杜邦公司就開始研究製造芳綸紙,芳綸紙紙的製造技術一直被美國壟斷。中國從國外進口時,美國大肆抬高價格,試圖壓制中國研究高性能紙,把原先價值二十元人民幣的紙張賣到三千元人民幣,中國每年爲進口芳綸紙花費將近十億元。即使如此,中國進口的紙也未必是最頂尖的,更不能用於科研工作。

張美雲認爲,研發出來的高性能特種紙要生產推廣,廣泛應用才能體現出它的價值。她堅持把研發、生產結合起來,努力解決生產問題,她研發的芳綸紙很快便運用到實際當中。當芳綸紙包裹住兩個導電零件時,它的絕緣性可以保證不發生短路;做機器外殼時,又可以有效保護機器不受化學物質腐蝕,我們常常聽說的天宮二號或者乘過的和諧號高鐵都有芳綸紙的影子。張美雲的研究成果扭轉了中國高性能紙受制於人的局面,中國的芳綸紙終於可以實現自給自足,每年爲國家節省約10億元。
時至今日,年逾六十的“當代蔡倫”張美雲仍堅守在中國高性能紙領域的第一線,用心血填補中國相關領域的空白,她堅定深邃的面孔一如當年那個提到高性能紙便雙眼閃閃發光的懵懂少女,熱血仍存,“女神”不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