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所以,2014年以前,除了載客不超過8人的微型麪包車,其他麪包車、貨車,確實是不需要做碰撞測試的,因爲沒有規定。說到這裏,我們總結回顧一下:M1和N1的麪包車和貨車其實也是做碰撞測試的,只不過我們看不到,廠家是內部測試的,不然國家是不讓賣的。

我們經常在網上看各種車型的碰撞測試,「binglebanglang」在那邊撞,看看車子。

有的是想買,參考一下;有的就好奇一下,覺得挺有意思,搞得來帕薩特都快沒有生意做了。

那麼麪包車、貨車,怎麼沒有看它們撞過啊?

的確是可以不用做碰撞測試的,因爲這些車子安全標準還不夠完善,車企目前基本上都是把目光放在普通家用車上的。

這個就好比:有塊地方要拆遷了,這塊,拆遷合同肯定是挨家挨戶地一路路籤過去的,隔壁一幢小區沒簽:“「哎」你們好好生活啊!”差不多就這個意思。

其實也做碰撞測試

  • 以前是不做的

在中國,汽車出廠前是要滿足國家標準GB 11551-2003《汽車正面碰撞的乘員保護》的。

但是,這個國標在2014版之前,只針對M1類車輛,也就是:最大總質量超過1t的,除駕駛員座位之外,乘員座位不超過8個的載客車輛。

所以,2014年以前,除了載客不超過8人的微型麪包車,其他麪包車、貨車,確實是不需要做碰撞測試的,因爲沒有規定。

  • 後來考慮到安全問題,也要做

但是麪包車和貨車,不做碰撞測試也是有安全隱患的。

《科學技術與工程》期刊有論文,《某微型麪包車正面碰撞變形控制與結構耐撞性優化》上面講。

由於麪包車和多功能貨車前端吸能空間有限,它沒頭的嘛,扁的嘛,對不對?所以叫“麪包車”嘛。

前端吸能空間有限、整車定位偏向低端的市場、車身材料強度不夠等等這些原因,在交通事故中安全隱患其實是非常大的。

所以,考慮到這些安全問題,國家標準在2014年進行了一個相應修改,採用了沿用至今的GB 11551-2014《汽車正面碰撞的乘員保護》。

標準適用對象變爲:M1類的車輛和最大設計總質量不大於2500kg的N1類貨車,以及多用途貨車。

所以,2014年之後,微型麪包車和小貨車其實也是做碰撞測試的,不然沒有辦法上市銷售,國家不允許的。大型客車和大型貨車依然還是不需要。

第三方碰撞測試不是強制的

剛纔說的都是汽車出廠之前,廠家就是要做測試的,一般人自然也不會看到測試過程了。

我們能看的都是第三方機構做的測試,但是麪包車和貨車基本上都是不會參加這種測試的。

  • 第三方不做也能賣

首先,第三方的測試不是國家強制規定的,也就是說,哪怕不參加測試,車子照樣能賣的,完全沒毛病的。

這就好比老師說:“週末,我們學校要補習的,你們自願來,自願!”

有些同學說:“「哎」自願是吧?我就是不去!”完全聽不懂老師的暗示,你說自願,我就不來。

既然車子出廠前本身也是滿足安全法規的,廠家自然也不會說要主動去送檢第三方機構,沒有必要浪費這個錢。

人家又不是看你撞撞安全不安全就買你這個車,人家問你:“能不能拉多一點?能不能省油?車子能不能便宜點?”人家是商業用途。

  • 很多面包車安全係數低,不需要碰撞測試

接着剛纔說,這些車子之所以不參加這些碰撞測試,就是它其實銷量都還是不錯的。

但是一旦做了個碰撞測試,反而有可能驚心動魄的樣子影響銷量了。

因爲麪包車的安全係數其實真的沒有我們想象中那麼高,是非常容易造成“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麪包車變成手風琴車的這種可能性,誰願意買呢?對不對?

還是參考前面那篇論文:由於車身結構問題,微型麪包車耐撞性普遍是低於普通轎車的。

麪包車車頭沒有的,非常短的,整車預留的可壓縮吸能空間是低於設計要求閾值的。

碰撞時候很大一部分動能只能由乘員艙直接來吸收了,就會導致乘員艙變形嚴重,威脅乘員安全。

俗話說的是:人在裏面有可能會被擠扁。論文上是這麼講的。

更誇張的是,麪包車和貨車很少有安全氣囊的,比如說:五菱系列、東風小康系列、北斗星這些,沒有安全氣囊的。

所以說:這些車子安全係數低,大家其實買的時候也知道,我們不就是爲了討個生活嘛,是不是?

便宜一點,總比騎個電動車去拉貨要稍微安全點,總歸是從肉包鐵變成鐵包肉了。我們也是無奈,其實都是知道的啦,自己也是有點慌的啦,對不對?

所以,廠家既然明白大多數消費者這樣,它也不參加第三方碰撞測試了。

  • 第三方機構選車時,選不到麪包車和貨車

另外,第三方機構選擇測試車的時候,麪包車和貨車也幾乎不可能被選到,也就是說:想測也測不了。

C-NCAP官網的測評車型選取上面有個原則規定的:要選近2年新上市、車型總銷量要超過3000臺的M1類車輛。

很多面包車和貨車已經排除在外了:一出就是好多年,還2年內,沒有的事情,「嗷」M1,我有可能還更重一點。

另外,C-NCAP這些年測的車輛,清一色都是家用車,麪包車也是自己沒有興趣測,就覺得沒有甜頭或者怎麼樣,我們不懂。

  • 麪包車幾乎都是廉價車型,保費容易確定

既然都講到這裏了,我們就乾脆再追加一個角度,講得透一點好了。

第三方碰撞測試機構「梆梆梆」在那邊撞,除了給大家看看之外還能幹嘛?給保險公司是提供保費參考的。

中保研官網上有個說法:我們幹這個事情,就是爲保險公司承保理賠來提供技術支持的。有用、實在。

但是麪包車和小貨車,幾乎都是廉價車型,奔馳、寶馬和豐田、本田,互相之間安全性相差多少,保費還能上、下調一調。

麪包車和小貨車都是一便宜到底的,本來就是最低價,想便宜也便宜不了,想貴了也沒有人買了,就是這麼個情況,有什麼好參考的呢?就微乎其微了。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論文,《汽車保險等級評價在中國適用性分析》上面講。

我國汽車保險費用參考的因素主要有:車輛的使用性質、車輛的生產地、車輛種類與噸位和車輛價格等等因素,然後綜合來確定一個投保金額。

前面不用記,說人話:麪包車和小貨車即使不需要測試成績,保費也是可以確定得下來的,因爲車子本身就便宜,維修也是便宜,和我前面說的差不多。

其實是做碰撞測試的,但我們看不到

說到這裏,我們總結回顧一下:M1和N1的麪包車和貨車其實也是做碰撞測試的,只不過我們看不到,廠家是內部測試的,不然國家是不讓賣的。

至於第三方,網上可以搜視頻看的碰撞測試,它們沒有興趣做:廠家也沒有興趣做、測試機構也沒有興趣做,做了也沒有用,就這麼個情況。

勞斯萊斯爲什麼不做碰撞測試

除了看不到麪包車、貨車,我們這個好理解嘛:太便宜了,沒有價值。

勞斯萊斯的碰撞測試,我們好像是不是也沒看過?蘭博基尼被攔腰「bia」一個大柱子撞過去這事,我們好像也沒見過,是不是?

很貴的邁凱倫超跑,「轟隆轟隆轟隆」翻3個跟頭,看看安全氣囊和人怎麼樣,是不是都沒見過?爲什麼不做呢?

它們這些碰撞測試不做是怎麼上的市?難道它們就不在乎安全性?

國內和第三方的碰撞測試機構,有中保研和C-NCAP,目前大家覺得:C-NCAP好像一般一點,中保研稍微好一點,中保研好在哪裏?它們兩家區別在哪裏?

C-NCAP除了汽車還做過其他事情,你知不知道?我都給你準備好了資料、案例和論文。

  • 關鍵詞:安全

想知道的話很簡單,關注微信公衆號「備胎說車」,回覆關鍵詞「安全」就可以了。

我這個公衆號每天給你一段汽車實用小乾貨,文字、音頻、視頻都有,你挑自己喜歡的就可以了,「備胎說車」等你來玩哦。

瞭解更多資訊請下載易車APP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