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乾隆六下江南必到此地究竟为何?江南梦里的前世今生惠山古镇

我们从小都知道无锡惠山古镇,历史悠久,古迹众多,文化底蕴丰厚,号称无锡历史文化的露天博物馆。其历史上溯千年,古镇因寺成祠,众多祠堂是其一大特点,惠山古镇祠堂建筑群占居古镇主体位置,始建于唐而盛于明清,先后出现120处祠堂建筑体,其数量之多、密度之高、类别之全、风貌之古朴,为国内所罕见,其中宰相祠堂就有九处,分别是战国时期楚相春申君黄歇;唐相李绅、陆贽、张柬之;宋相司马光、王旦、范仲淹、李纲;清代李鸿章。

青雾渐散的清早,朦胧的惠山,笼罩着一层轻纱,影影绰绰,穿过车水如流的惠钱路,踏上这条青石巷子,穿梭在渐已多起的人流。

古老的中国历经长河的沉淀,留下了无数人文深厚的古城古镇,这些古镇传承千百年,铭刻着无声的历史岁月,在曲折幽深的一街一巷里,沧桑斑驳的一转一瓦里,甚而那古色古香的门窗,都散发出时光的韵味。

虽然是一些古建筑,但是它加入了很多西方的元素,给我们呈现了不一样的建筑风格。来到古镇这里,美自然是不用说了,我们可以先来到龙头河沿岸,欣赏这些祠堂的风貌,之后再来到这里的直街上,感受一下这个都市带给我们的感觉。

古镇的每一处景点,都镌刻着无锡人杰地灵的历史痕迹。在古镇未修复之前,这些文化宝藏大都被掩盖,或遗忘,直到今日,才一一焕然现于眼前,成为无锡历史文化的集中展演舞台。

它们的存在,为研究无锡的地域经济、村镇建设史、地方水利史及历史文化、艺术和封建宗法制度,提供了宝贵又较完善的现实资料,是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国乃至世界的瑰宝。

近代以来,一批民族工商业先行者如荣氏、杨氏、钱氏等家族,因其所从事的纺织、建筑、面粉等行业聚集四方商贾,一批行业祠和会馆祠先后在惠山古镇建立起来,为惠山祠堂群又留下了近代工业文明的烙印。可以说,祠堂群是见证无锡历史文化变迁的活化石。

有人说如果说京杭运河是一位沧桑的老人,那惠山古镇就是镶在他衣襟上的一粒纽扣,是那种中国传统盘扣:靛蓝、老旧。古朴的气息、中国的味道在它的褶皱和纹理里繁复、绵延、不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