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美好的诗词歌赋都是令人向往的,宋词和唐诗一样,都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最为璀璨的明珠。在动荡不安的两宋时期,虽然在对外方面做的一言难尽,但是灿烂的文化却在那个时候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更值得一说的是,汉族强大的文化向心力,让一些马上游牧民族无比倾羡,并且慢慢向这种灿烂的辉煌的文明学习。由于当时宋人喜欢诗词歌赋,临近的辽金人民也受其影响,讲求诗词歌赋,同样诞生了不少杰作,出现了很多的有名的文人。其中最著名的是金末的元好问。

他在诗歌方面成就特别的高。于是被称为一代文雄。写的词十分的棒,和宋朝优秀作品不相上下。其中就有一首《摸鱼儿·雁丘词》被许许多多的人所传唱: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这首词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背景故事:那时候的作者年纪还很小。他那个时候去应州考试,在路上听到一个捕雁者说,如果两只大雁比翼双飞有一只被猎人射下来另一只绝对不会独活。那时候年纪还很小的作者对爱情还是懵懵懂懂的。大雁之间的这种感情,让年轻的作者十分感触,他很是感动于是买下来这两只,并且为他们建造了一个小坟墓。根据这个故事,他写下了这首词,还将经历作为序言,一同留下:

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获一雁,杀之矣。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垒石为识,号曰"雁丘"。同行者多为赋诗,予亦有《雁丘词》。旧所作无宫商,今改定之。

词的上阙是写的大雁的故事,直抒胸臆抒发感情,表达了自己的情感。什么是爱情呢?这种感情竟然可以超越生死心甘情愿。让人痴痴情深。 在下阙中,表面上是描写景色,其实却是以景衬情。汾水一带,是当年汉武帝曾经来过的地方。那时候锣鼓喧天,钟乐齐鸣,是怎样的一种热闹景象。但这里如今却是一片寂静凄冷。汉武帝已死,招魂也无济于事,万物悲伤,死者却无法复生。这两只大雁的感情让上天也动容。我不相信,这样的灵物会和普通的鸟一样化作黄土。他们肯定会留下什么,等待文人骚客的纪念。唱着歌喝着酒,来此访寻祭奠这对情侣。

这首词真的让人为之动容,运用比喻、拟人等很多艺术手法,展开了细致入微的描述。它很简单但是读来却不禁落泪感慨。尤其是第一句"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更是成为了千百年以来无数人反复吟诵的名句。也许爱情就是有这样的魔力,能让人舍生忘死,却无法抛弃。

参考文献:《摸鱼儿雁丘词》《那些词人》

文:追风少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