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颐和园未开放的藻鉴堂,竟然曾经是“天牢”!

点击标题下方“凌洲业话”蓝色字体,

众所周知,如今北京很多的公园都是封建社会的皇家御园,最有名的当然是故宫博物院(这就不是皇家御园的问题了,而是皇上他们家),另外像北海、圆明园、颐和园都是。我们去故宫参观的时候,会发现故宫并不是所有区域都能参观的,其实在那些皇家御园辟为的公园儿里,也有不开放区域,比如颐和园藻鉴堂。颐和园是乾隆斥巨资修建的,最初叫清漪园,以昆明湖和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兴建。颐和园里的西堤,就是仿照著名的西湖苏堤修的。

西堤及其支堤把颐和园的水域分成三个部分:西堤东侧就是昆明湖,昆明湖有个南湖岛,由十七孔桥与东堤相连,南湖岛上有个鉴远堂;南湖岛又把昆明湖分成水面相连的两部分:北部是昆明湖,南部又叫南湖(南湖岛的名字即由此而来);从玉带桥向西南有一条支堤,支堤把西侧的湖水也分成两个部分:北侧的叫团城湖,又名西湖,湖中有一座四面环水的圆岛,岛上建筑叫治镜阁;南侧的叫养心湖,湖中也有一小岛,岛上的主体建筑就是藻鉴堂。鉴远堂、藻鉴堂、治镜阁,这都是清漪园最早的建筑,名字也都是乾隆亲自起的;它们所在的三座小岛呈鼎足之势,即承袭了秦汉以来皇家园林中一池三山的模式,也象征神话传说中海上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是颐和园前湖水景的点睛之笔。

其中藻鉴堂模仿的是方丈,乾隆帝曾在此休憩品茗,吟诗赏景。藻鉴堂之名颇含深意,有个成语叫辞藻华丽,所以藻的本意虽然是水生植物,但在这里当文采讲;鉴既可以是名词、镜子,也可以当动词用、照镜子;因此藻鉴的意思就是文采鉴人,古时候朝廷选拔人才就叫为“藻鉴”,所以藻鉴堂还是殿试后的阅卷处,乾隆皇帝以“藻鉴堂”命名,是寓意人才难得。夏天时,藻鉴堂的周围全是荷塘,荷香四溢,沁人心脾。冬天时,周围的湖水结冰、冻住枯萎的荷叶,虽然有些萧条,但满塘残荷,却也有一番别样风情。清漪园时期,藻鉴堂内陈设有许多珍贵文物。咸丰十年(1860年),有两个强盗闯进北京,一个叫英吉利、一个叫法兰西,他们不但火烧圆明园,同时也对颐和园进行了一番洗劫,拿走了藻鉴堂里的文物,还放火焚毁了建筑。

藻鉴堂在光绪年间得以重修,1903年以后,重建的藻鉴堂内部装修成欧陆风情,宫灯全部采用西洋式的玻璃吊灯,家具也全是西洋风格,并配备西洋厨师,慈禧也曾在此宴请过外国使节夫人。那时的主要建筑有三处,一曰藻鉴堂,二曰烟云舒卷殿,三曰春风啜茗台。不用亲眼看,光听名字就已经感觉风雅秀丽了。但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这个风雅之地,还曾经做过“天牢”。您常在电视、电影、小说里看到,古代皇帝一生气,把某某人打入天牢,就是皇权直属的监狱。清朝对于皇族中人,有个特殊的刑罚叫禁足,不过禁足还算轻的,因为可以待在自己家里、不出来就行了。更严重的叫圈禁,特别是清朝那些“王孙公子”们犯了错,交由宗人府把人带到指定牢房关起来,由于是皇家“御用牢房”,因此也可以叫天牢。

藻鉴堂所在小岛就圈禁过一位晚清的王爷。这可不是小凌瞎编的,是近代著名作家汪曾祺先生说的。汪先生曾经在藻鉴堂住过,在他生前亲自选定的最后一部文集《去年属马》中有一篇“藻鉴堂”,其中就写到:“藻鉴堂北有个很怪的东西,是一个砖砌的大圆筒。半截在地面上,从外面看像烟筒,半截在地下……像一口没水的干井,井底是圆的,颇宽广,井底还有两间房屋。这是清廷圈禁犯罪亲王的地方。据颐和园的工作人员告诉我,有一个有名的亲王曾经圈禁在这里。似乎这里圈禁过的亲王也就只有这一个。我对清史太无知,把亲王的名字忘了。这可真是名副其实的圈禁哪……我很纳闷,当初是怎么把人弄进去的,这里没有门,亲王的饮食和粪便又是如何处理的呢?”不一定是原文,但大概意思错不了,也就是说,藻鉴堂旁边曾经有个大“烟筒”,作为天牢圈禁过一位亲王(仅此一位)。那么这位被圈禁的王爷到底是谁呢?

汪先生忘记了名字,不要紧,咱可以根据记载来推断一下。按照时间来说,这个天牢在藻鉴堂重修之前是没有的,换句话说,就是光绪年间增建的。那么光绪年间被圈禁的亲王有谁呢?符合这个条件的,恐怕只有爱新觉罗.载澍了。但载澍只是个贝勒,跟亲王差着好几级呢,他爹是孚郡王爱新觉罗·奕譓,都没当上亲王,所以民间传说藻鉴堂圈禁过亲王,应为误传或夸张的说法。其实载澍并非孚郡王奕譓亲生,而是康熙帝第一子胤禔的玄孙奕瞻之子,原名叫载楫。由于道光帝第九子孚郡王奕譓无子,过继来的儿子载沛于光绪四年早丧(仅八岁),其实奕譓本人在光绪三年就死了(33岁),所以他这门儿要绝后;于是在光绪四年又将载楫过继到孚郡王名下为嗣,改名载澍,封授多罗贝勒。光绪二十三年载澍被革去贝勒,交宗人府永远圈禁。

光绪二十七年二月,朱批加恩将载澍释放,但不准回孚郡王府。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二月十日,再降懿旨,将载澍接回孚郡王府。载澍以头等侍卫、头品顶戴终其生,至死没继承他爹的爵位做到郡王。至于载澍为什么会被圈禁,这事儿挺复杂也挺荒诞,简单的说不过是夫妻吵嘴、丈母娘罚姑爷而已。过程颇为曲折,一言难尽,如果您感兴趣的话可以留言,咱找时间单门儿说说。返回头来说藻鉴堂,

1948年彭真同志担任北平(京)市委书记时就曾占用过藻鉴堂这一小岛;新中国成立后修建了一道短堤将小岛与陆地相连,藻鉴堂改成了北京市委老干部学习、会议、休养的活动中心;后来还曾是中国画研究院筹备处,一些近现代知名画家还在藻鉴堂作过画。上世纪50年代,颐和园基本上只开放东部和北部,西部没有游人观光,也显得比较荒凉。即便到如今,颐和园东南西北基本全开了,但这个小岛还是不对外开放的,藻鉴堂现为何用,不得而知。

注:封面及文中插图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