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保定,古稱上谷、保州、保府,因城池似靴,又名靴城。

位於河北省中心地帶、太行山東麓,是傳說中堯帝的故鄉,有着3000多年的歷史,保定地區爲燕國、中山國、後燕立都之地,誕生了荊軻、劉備、趙匡胤、祖沖之、酈道元等一批歷史名人,市內文物古蹟衆多。京畿重地保定與北京相伴而生,取自“保衛大都,安定天下”之意。

讓我們一起走進保定的古村落,瞭解着過往的悠久歷史​。​

1.國公營村

國公營爲一地名,是一個自然村。其位於河北省保定市 清苑縣 閻莊鄉境內。位於該村的觀音寺在當地頗具盛名,始建年代約在隋唐時期,曾興盛一時,可惜後來被毀壞殆盡。近年,重新興建觀音禪寺,現佔地面積360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13000餘平方米,綠地1500平方米,村裏有多座廟,形成一片錯落有致、非常壯觀的廟宇羣。

其中有一座建築規模不算宏大的廟宇——無生老母廟。無生老母廟,又稱老母奶奶廟。宗教詞典中,說無生老母是權力至高無上的女神。大清順治七年,轉世於直隸清苑縣國公營。然而,蠡縣潘營村的人們卻說,老母奶奶是他們村的孃家,桑園的婆家。對此說法,世世代代國公營人無不認可。因此,當每年農曆三月初三國公營廟會,潘營和桑園村的男女老少,結成兩支進香大軍,高舉杏黃旗,車水馬龍,鼓樂喧天,直奔國公營而來。國公營的人們義不容辭,視他們爲佳賓貴客,招待十分熱情。

2.和家莊村

和家莊村是河北省保定市唐縣軍城鎮下轄村,地處唐縣深山區,距縣城45公里,在抗戰時期是晉察冀軍區司令部和三軍分區司令部所在地。近年來,在黨的富民政策指引下,和家莊大力發展觀光農業和採摘生態遊,共種植油用牡丹638畝,栽植紅棗8000畝,核桃500畝,一年四季風景如畫,春天牡丹花開,香飄遍野;夏天綠蔭蔥蘢,詩情畫意;秋天一灣碧水過,兩岸大棗紅;冬天古樸莊嚴,韻味深長。

行走在村中整潔的街道上,一座座灰瓦白牆的農家精緻庭院醒目突出,花田棧道、古樸石牆盡收眼底。每家每戶的庭院前,各色鮮花競相開放,紫色扁豆、綠色絲瓜、紅色番茄碩果累累,一派生機勃勃,唯有石牆上一塊塊風化的石頭訴說着這個村子的悠久歷史。

3.冉莊村

冉莊村,位於清苑縣西南方向,距縣城15公里,距保定市30公里。位於河北省保定市西南30公里處。中外戰爭史上聞名的地道戰,就發生在這裏,冉莊地道戰遺址現仍保留着三四十年代冀中平原原貌和當年構築的地道及各種作戰工事。舊時的街道,舊時的房屋,舊時的牆院豬舍,僞裝的地道口和34處作戰工事,縱橫交錯的地道網,是冀中平原125萬千米能打能藏、可攻可守、進退自如的地下長城的縮影。

1961年被國務院確定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冉莊以冉莊地道戰遺址爲核心的旅遊業已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修建了侵華日軍罪行展覽館二期工程、張森林紀念園、野外戰場、農家小院等景點。

4.南腰山村

南腰山村位於順平縣腰山鎮。順平原名完縣,縣城西10公里的伊祁山據說是五帝之一的堯帝誕生地。腰山離伊祁山20公里,相傳堯帝父子曾登山遠眺,問道蒼穹,故此山得“堯山”之名,經口口相傳,語差筆誤,竟成爲了今天的“腰山”。明洪武年間,政府從山西洪洞縣遷大批移民來此,墾荒種地,蓋舍織布,遂成村莊,便以山爲名,稱“腰山村”,後人口大增,腰山村一分爲三,以方位劃分爲“南腰山”、“西腰山”和“北腰山”。公元1647年的一天,清軍漢鑲黃旗四品參領王錫袞懷揣《圈地令》來到南腰山村,被這裏“景美地沃負山帶河”的風水所吸引。於是,他駐足村中,開始謀劃自己的百年基業。在南腰山村的中心位置動土建園,這座豪宅隨着王家香火的傳承,不斷擴建,最終建成了一座佔地300畝,擁有20餘個四進大院、1000多間房屋的城堡式莊園——王氏莊園。

俗話說,看皇家藝術要看北京故宮,看民居藝術要看山西喬家。其實,北方民居的代表除了山西喬家大院,當時還有很多民居無論是規模還是形制都可以與之相媲美。南腰山村的王氏莊園就是一座,規模和形制和山西喬家不相上下,甚至在某些方面還超越了喬家,被稱爲規格最高的北方民居。

5.駱駝灣村

駱駝灣村位於河北省保定市阜平縣龍泉關鎮駱駝灣村南的幾座山峯稱“遼道背”,海拔接近1900米,南邊有駝梁,東邊爲天生橋瀑布羣,西邊60多公里外是山西五臺山。因爲沒有任何商業開發,“遼道背”的生態保護完好,包括落葉松、槐樹、楊樹等等。經農業專家考察,山上還有2000多種植被和幾百種藥材,如豬苓、黃芩等。

深山裏的一些村落,原本也不過幾戶人家,如今人們外出打工,早已見不到年輕人的蹤影.

6.大汲店村

大汲店村隸屬河北省保定市新市區江城鄉,地處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定南二環、西三環交匯處內側。未進村子,未見房舍,只是一片曲折又自然的水灣、河汊、閒舟、堤坡上橫斜的垂柳,已感受到一種田園般的深幽。據說這條名爲白草溝的河道遠自商周就一直串通四方,一度可北抵天津。古時河道交通和運輸的意義,堪比今天的高速公路。它帶給大汲店人一段值得驕傲的悠久又繁華的歷史。

後來,由於各種變遷,河運已經不通,但村中一些老街猶存。本村一位善畫的村民,曾用類似《清明上河圖》手卷的形式,憑着村民的集體記憶,細緻地描繪出昔日各種舟車往來、貿易興旺、各色商鋪沿街並立的景象。當時還對傳說中的一家名爲“北鋪”的店鋪做何營計衆說不一;後來一位老人出來破解,他說當地口音“北”與“筆”同音,這個“北鋪”其實是一家筆鋪。一個村子裏居然有專門賣筆的店面,可知其文化底蘊非同小可。

古村記編輯

本文爲***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