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凌小麦

写最暖心的文字,治愈孤寂的心,关注我,温暖你。

一个人老了以后,不但心气比不上年轻人那样精力旺盛了,就连身体也开始走下坡路了。

比如,变得不喜欢参加社交了,也不喜欢凑热闹了,而是更喜欢一个人独处,享受安静简单的生活。

尤其是有些子女成家后,也不会体谅老人的难处。而父母随着时间流逝,对子女不抱希望了,多多少少会有些寒心和失望,于是就开始变得自私了。

最让父母最心寒的是:子女一边依赖一边嫌弃他们。因为没有谁天生欠谁的,父母爱孩子,孩子也要爱父母,所有的爱都是相互的,哪怕是面对的是自己的父母,也同样要感恩

如今有许多年轻人,习惯把孩子通常要交给父母照顾。结果老人一天天累得腰酸背痛,就是这样辛苦的带孩子,有些子女还指责老人的不是。

什么教育方法落后了,饮食不够科学了,老人做免费的保姆,甚至自己补贴小两口,最后受累还讨不到好处,难免会让老人们寒心。

我见过太多老人,因为自己不懂得感恩,他们受够了“窝囊气”和委屈,就变得“薄情”,不再参与子女的生活。

因为他们明白了,遇上不懂感恩的子女,你为他们付出再多都是没用的,还不如好好为自己的晚年做打算,多爱自己一些。

人情,是越用越薄的东西。

人与人走太近,会是一种伤害,别不信!

当你为一个人提供帮助时,他会对你心存感激。而第二次,他的感恩心理就会淡化。到了N次以后,他就理所当然地认为这都是你应该为他做的。

这就是人情越来越淡薄的道理,但凡上了岁数的人,都会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人越老就会越薄情。

不要把所有人看得太重,也许你当人家是宝,人家视你为草。你对一个人看得太重,别人也不以为然,反而觉得理所当然。

不要以为你对别人太好,别人就懂得你的真心,很多时候好心被当狗肺。所以,不要把一个人看得太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张弛有度,保持距离,生活往往过得更美好。

人越老,就越喜欢安静了。

人老独处是清欢,心神安静无波澜,红尘俗世全抛掉,静心读书看看报。

人到老年,无欲无求,就更喜欢安静了。喜欢种些花花草草,无事晒晒太阳,打打太极拳。悠闲中感受大自然的淡香美好,享受一个人独处的温馨时光。

人老了,不再有年轻时的激情,多了成熟与稳重,少了浮夸与浮躁。懂得了顺其自然,知道了宽容与大度。

社交少一些,纠纷就少一些,矛盾就少一些。独处是看透了世事无常,看淡了人情冷暖。当你习惯了安静,于是有了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可以可以养心,安静,多好呀。

总之,一个人越老,就越会明白:与其花费时间取悦别人,不如一个人偷得浮生半日闲,享受轻松自在的生活。因此,就会变得越来越薄情,两耳不闻窗外事。

小麦寄语:人老了,做一个薄情的人没什么不好。

这世上往往没有所谓的感同身受,更多的便是独自流泪。

盲目地对别人付出太多,把对方看得太重,别人反而觉得很不自在,过分关心便会适得其反。

人与人之间保持距离,不太热情,不太冷漠最好了。因为人情是越用越薄的东西。记住,不爱那么多,只爱一点点,做一个薄情的人也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

不要高估你和任何人的关系,不要高估你在任何人心中的地位。否则,现实的残酷会将你击得落花流水。

人老了,要学会薄情一点,远离低质量的社交,躲开了那些熙攘的人群,给自己独留一点时间和空间。

余生:做一个薄情的人,会伤得少一些。从容淡定,不急不躁,不忧不喜。独享一份难得的清净与欢喜,才是人到晚年后最高级的活法。

作者:凌小麦,一个喜欢文字和咖啡的姑娘,很高兴能在我的文字里与你相遇,愿用最温情的笔触,陪你把生活过成诗。特别声明:图片来源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致敬原作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