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陳濤啓示錄:中國足球缺的不是天才,是環境

一週之前,35 歲的陳濤在社交平臺宣佈退役,引發了中國足球的一片唏噓感嘆。作爲2005 年國青超白金一代的代表人物,他的職業生涯高開低走,本可以成爲恆星,卻像流星滑落天際。近日,陳濤接受採訪時的一席話,更加引發人們的廣泛的討論,也值得人們深深思考:中國足球,到底缺的是什麼?

"一個孩子能踢到職業級別有多難,但是隨便幾個政策就能把一些人逼得提前退役了。這麼個現狀,有多少家長還敢讓孩子踢球?你知道孩子長大了能趕上哪波兒政策?反正我是沒這個膽量。"這是在被問及是否會讓孩子走上職業足球道路時,陳濤直截了當的回到,對於這一點,陳濤大概深有體會。

讓我們將時間拉回到15 年前,那一年陳濤20 歲,但已經是瀋陽金德的旗幟,在中國頂級聯賽征戰了兩年,是中超當時最年輕的隊長。2005 年的荷蘭世青賽,克勞琛的中國國青大放異彩,小組賽中三戰全勝,先後將土耳其、烏克蘭和巴拿馬斬落馬下,1/8 決賽遇到傳統強隊德國,中國驕傲們兩度領先,最後時刻才以2 3 惜敗。

那屆比賽,被譽爲"超白金一代"的中國國青,4 場比賽打進11 球,團隊配合輕鬆寫意,遠射世界波如探囊取物,插花腳傳球也是不在話下,由內而外都散發着自信和希望。而彼時的中國足球,剛剛在家門口闖進亞洲盃決賽,人們相信未來一片光明,馮瀟霆、趙旭日、周海濱、董方卓、郜林、蒿俊閔、崔鵬這一連串的名字都承載着國足球迷對未來的遐想。

而陳濤,就是"超白金一代"中最爲天賦異稟的一個。當時的他身披10 號,在4 場比賽中完成3 3 助攻的數據,對陣德國隊的一腳定位球直接破門技驚四座,更是入選了賽事的最佳陣容--如果告訴你,梅西也在這個陣容裏,並且通過這屆世青賽橫空出世,你會更爲陳濤感到惋惜。

事實上,與陳濤同一批的球星,在世青賽中比他進球更多的只有5 位,他們是--進6 球的金靴得主梅西,進5 球的西班牙前鋒略倫特和烏克蘭中場阿利耶夫,進4 球的意大利炮佩萊和西班牙球員大衛- 席爾瓦。他們中的大多數,最終都成爲了主導世界足壇的存在,這就更讓陳濤的故事充滿遺憾,畢竟他曾經是被稱作"中國梅西"的男人。

是的,如果按照正常的發展方向,陳濤會在黃金年齡穩步發展。2006 年和2007 年的土倫杯,他的發揮都十分出色,意甲球隊熱那亞和比利時豪門安德萊赫特都曾向他拋來橄欖枝,最終都因爲與金德的轉會費沒有談妥而泡湯。2007 年,時任藍軍主帥的穆里尼奧希望陳濤能到切爾西試訓,俱樂部拒絕放行,天之驕子就這樣在本該大展拳腳的時光裏將歲月蹉跎。

也許,這就是陳濤對自己職業生涯的無奈之處,他的性格又頗具特點。在瀋陽金德,他無法理解爲什麼自己留洋是如此之難,在天津,他多次公開場合議論"敏感話題",在大連,他因爲與俱樂部的矛盾被取消報名,而在四川退出中國職業足球前,他還幾次炮轟了投資人。這大概是中國足球的悲哀之處:如果你不順着我,我就廢了你,哪怕你是天才。

於是,作爲中國足球最有天賦的球員之一,陳濤從未獲得留洋機會,反倒是先後輾轉瀋陽金德、上海申花、天津泰達、大連阿爾濱和四川九牛,最終一步步走下神壇,直至消失於。當人們議論陳濤成爲又一個傷仲永時,是否真正瞭解過他一路走來的苦衷與艱辛?陳濤只是埋沒在浪潮中的一滴浪花,中國足球被埋沒的天才又何止一個。

我們不妨來看看2005 超白金一代,他們中的許多人,都因爲各種各樣的"內部矛盾"讓職業生涯在上升期突然轉折,2008 年奧運會,陳濤助攻董方卓打進中國男足隊史唯一的奧運進球,前者如流星墜落,後者則擁有短暫而失敗的曼聯生涯,最終淪爲了段子手們的笑柄。那一批球員,真正有所建樹的是郜林、蒿俊閔、馮瀟霆們,也沒能阻止中國足球的下滑。

如今看來,2005 年正向是中國足球的一個時間節點,只是此後迎來的不是黃金時代,而是漫漫長夜。我們的足球,對球員留洋總是抱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態度;我們的足球,選擇的立場總是大於純粹的足球本身;我們的足球,始終缺乏一以貫之的方針,和尊重球員的態度。在這樣的時代條件下,即便是梅西,也只能"泯然衆人矣"。

陳濤的故事,是憂傷的,但他足夠爲我們帶來啓示。讓中國足球淪落的絕非人才匱乏,而是悲哀的環境。如果沒有一片合適的土壤,縱使有再多希望的種子,又能怎樣呢?而對於球迷們來說,唯一能做的,大概只能是等待和吶喊吧,直到希望真正到來那天,只是不知那天何時能夠到來。

視頻提供:足壇時光機

文中部分文字和圖片來源網絡 如有侵權請立即聯繫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