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騰訊再遭劉熾平減持,“股王”成長性不如從前?

騰訊控股(00700.HK)總裁劉熾平頻頻減持的背後到底有着什麼樣的原因?這位曾在投資銀行高盛任職的高管減持,跟過去董事會主席馬化騰的減持有不一樣嗎?

從QQ到微信這些即時通信軟件,讓國內全民逐步無法離開,微信活躍用戶早已經突破11億大關,騰訊控股過去多年來維持着較高的股價和業績增速,然而儘管業績依然增長,但淨資產收益率已經下降到21.56%左右,這已經落後於其他一些藍籌股。

儘管3月以來股價大幅反彈,不過至今騰訊並未突破2018年1月逼近480港元的歷史高位。作爲港股多年以來的股王,過去兩年的股價表現,已經不如A股的股王貴州茅臺(600519.SH),也不如美股的股王蘋果公司(AAPL)等,後兩者都在上週五再次創出歷史新高。

劉熾平馬化騰“越賣越漲”

騰訊控股2019年年報顯示,全年淨利潤爲933.1億元,收入爲3772.89億元。2019年全年淨利同比增19%,全年營收同比增21%。2019年微信及WeChat的合併月活躍賬戶數11.65億,同比增6.1%;QQ智能終端月活躍賬戶數6.47億,同比降7.5%。2020年第一季度,騰訊控股總營收達1080.65億元,同比增長26%;淨利潤270.79億元,同比增長29%。

公佈年報和一季報後不久,劉熾平就再次開始了減持動作。

港交所權益資料披露,劉熾平分別在5月29日及6月1日減持騰訊股票,兩個交易日共計減持60萬股,套現約2.5億港元。至此,劉熾平年內已合計套現大約6.7億港元。

相比馬化騰多年來不斷套現後股價持續上升,劉熾平投行出身的背景,對套現時機的把握引發投資者更多的關注。騰訊控股2019年年報顯示,劉熾平於2005年加入公司爲首席戰略投資官,負責公司的戰略、投資、合併及收購及投資者關係方面的工作;2006年獲擢升爲總裁,負責管理日常營運。劉熾平在加入騰訊前,曾任高盛亞洲投資銀行部的執行董事及其電信、媒體以及其技術界的首席運營官。

除劉熾平外,騰訊董事會主席、首席執行官馬化騰今年1月也曾減持了騰訊股票。當時,馬化騰在連續四個交易日內共減持500萬股,每股均價介於398.1至401.4港元之間,套現近20億港元。自騰訊2004年上市以來,馬化騰合計減持了近6%的持股,但這並未阻止騰訊控股股價節節上升。

華訊投資首席策略分析師胡宇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劉熾平減持騰訊,可能代表着業內人士對全球科技股近期的強勢所持的謹慎態度。正榮金融業務部副總裁郭家耀則表示,對騰訊高管的減持,某些市場人士解讀比較負面,但從騰訊業績來看,其實劉熾平和馬化騰之前一直在減持,估計這更多是個人財務需求,如果以後騰訊有更好的業績數據,股價整體上升態勢不會有太大改變;較多新經濟股份赴港上市,對騰訊等科技股的資金也有所分流。

成長性不如從前?

2008年6月10日,騰訊控股正式成爲香港恒生指數43只成份股之一。彼時騰訊主席馬化騰表示:“獲知此消息,公司同仁感到非常高興,資本市場和恒生指數公司對騰訊的認可讓我們備受鼓舞。”

這是一個里程碑事件,之後十幾年,隨着騰訊控股上市後數百倍上漲,也帶領恒生指數不斷創出歷史新高。

騰訊近日股價表現強勢,3月底以來快速反彈超過100港元,最新報收434.2港元,而相比2018年1月473.5港元(前復權)的高位依然有一定的距離,這跟其他市場的“股王”們已經突破歷史新高形成鮮明對比(貴州茅臺和蘋果公司等)。近年來,騰訊控股成長性的確不如從前,2019年的淨資產收益率爲21.56%,相比2009年前後40%的水平已經明顯下滑。

騰訊2019年年報稱,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爆發進一步體現了遠程辦公及遠程醫療服務的效用,公司亦積極幫助人們應對疫情帶來的新挑戰。騰訊會議自2019年12月底推出後的兩個月內,日活躍賬戶數超過1000萬,成爲當前中國最多人使用的視頻會議專用應用。公司進一步深化微信及企業微信的互通,協助企業進行客戶管理及銷售轉化,疫情期間有數百萬企業通過企業微信順利恢復辦公。

騰訊健康成爲超過3億微信用戶獲取實時疫情數據、線上問診及AI自診等服務的重要渠道。公司提供AI醫療影像技術,協助進行對新型冠狀病毒的診斷。此外,公司通過騰訊醫典提供可靠及專業的醫療資訊,並通過微信及騰訊新聞等多個高流量平臺提供疫情相關內容,訪問量超過6億。另外,騰訊健康碼已成爲疫情期間最多人使用的健康及出行紀錄電子憑證。自今年二月推出以來,健康碼已被超過300個縣市的9億用戶使用,累計訪問量達80億次。

2020年一季報當中,騰訊管理層對復工復產後業務增長也有所擔憂,可能對遊戲消費以及廣告業務產生影響。

“在2020年首季,我們憑藉科技的力量讓用戶保持聯繫,爲用戶提供及時準確的信息及適度的娛樂,協助廣告主有效觸達目標受衆,並幫助企業實現服務的連續性。展望未來,我們預期遊戲內消費活動隨着各地復工將很大程度回覆到正常水平,同時,預期網絡廣告行業也將面臨挑戰。”公司表示。

“展望未來,我們認爲廣告行業可能面臨多重阻力,包括消費者的互聯網使用時長回覆正常水平,導致廣告曝光量增幅回落;互聯網服務廣告主重新調整獲客預算,以反映對客戶生命週期價值假設的修訂;以及跨國品牌受到本土市場疫情的影響,大幅削減其全球推廣預算。”騰訊管理層對廣告業務有如此的擔憂。”

儘管騰訊在一季報作出如此多的風險提示,依然無法阻止投行人士繼續看好。

國信證券分析師王學恆表示,上調2020年收入及淨利潤的預測,預計騰訊控股2020年收入增速爲24%,結合絕對估值與相對估值,上調目標價區間爲500-517港元,對應2021年市盈率爲30倍左右,相對公司當前股價的估值空間爲16%-20%,繼續維持“買入”評級。廣發證券分析師楊琳琳則稱,手遊、廣告增長超預期,一定程度受疫情正向推動,預計手遊增長會延續至二三季度,廣告受疫情後效應影響,後續增長或有壓力;金融科技和雲服務收入短期受疫情負面影響,不過4月底商業支付交易額已恢復至2019年底水平,雲及企業服務也在中長期受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