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武漢大學回應:被撞損的“老牌坊”可以完全修復

“原材質是鋼筋水泥,幾天內應該可以修復如初。”6月7日,武漢大學黨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武漢大學早期建築“老牌坊”修復工作正在加緊進行,被撞損的牌樓可以完全修復,其他情況以武漢大學文物保護管理發佈的“說明”爲準。

據武漢大學官方微博6月7日凌晨發佈消息,武漢大學文物保護管理處於6月6日發佈了《關於武漢大學早期建築“老牌坊”意外損傷情況的說明》(以下簡稱《說明》)。《說明》稱,2020年6月6日凌晨2:30左右,位於洪山區街道口區域勸業場的武漢大學“老牌坊”被附近工地施工的混凝土攪拌車碰擦,導致部分受損。“老牌坊”建於1934年,是武漢大學早期建築之一,爲全國重點保護文物。

目前,肇事車輛和人員已被控制。文保部門已緊急爲受損老牌坊搭設了臨時支護措施,並啓動搶險加固和文物修復工作。《說明》還表示,下一步,相關部門將對肇事企業和人員依法嚴肅處理,儘快科學完成文物修復工作,並由洪山區牽頭在牌坊周邊採取加裝限高杆等有效保護設施,進一步加強文物保護,確保文物安全。

武漢大學“老牌坊”緣何居於千米外的鬧市

6月6日凌晨2:30左右被撞損的武漢大學“老牌坊”,位於勸業場,離武漢大學正門約千米。

“老牌坊”緣何居於千米外的鬧市,而不是武漢大學校門口?據武大方面介紹,武漢大學在創辦時候的規制和佔地面積都很大,從現在的武大正門到“老牌坊”之間有一條“大學路”,路兩邊都是樹木,沒有建築物,是當年李四光設計的。大約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兩邊建築漸漸多了起來,改革開放後,“大學路”湮沒在鬧市,漸漸不見蹤影,“老牌坊”也成了孤懸校園之外的武大歷史建築物。

“老牌坊”風雨中矗立了86年

武大最早的牌坊,也位於街道口勸業場的“老牌坊”處,建於1931年,木製,仿北方牌坊式樣,四柱三間歇山式結構,琉璃瓦頂,略施斗拱,油漆彩繪,古樸大方。那時,該處是一片開闊地,木牌坊建成次年毀於龍捲風。1934年,武大在原址建造鋼筋水泥沖天式牌坊,牌坊通體以青灰色水刷石飾面,檐部施以綠色琉璃瓦裝飾,與珞珈校園內的主要校舍建築風格一致。正面爲校名“國立武漢大學”,背後爲六個篆體的漢字:“文法理工農醫”,表明當時所設的六大學院。

就這樣,武漢大學“老牌坊”在風雨中矗立了86年。

曾被兩度複製於武大正門

隨着時代變遷,“老牌坊”漸漸被周邊林立的高樓包圍,留在勸業場;而武大的大門,也退回到現在所在的位置。

1992年,爲迎接建校100週年華誕,武大以“老牌坊”爲藍本,開始興建新的大門牌坊,於1993年教師節前建成。據悉,這座新牌坊在整體模仿“老牌坊”的同時進行了一些輕微改動。

2012年,因八一路隧道修建,武大校門新牌坊被拆除。當時不少學生有疑問,爲何不平移保留下來。武漢大學回應:“沒有文物價值,不值得平移。”

拆除當日,一些學生拍照留念,更有武大學生收藏牌樓拆下來的石塊留作紀念。

武大新牌坊被拆除後,引起武大學子的懷念。時任校長李曉紅在珞珈山水論壇上發帖:“現在的大校門根據規劃要拆,但要在附近重建,不是拆了就沒有了。最老校門附近市裏答應給予整治,還武大的歷史風貌。大家不用擔心,您會找到自己心愛的校門。”

新的武漢大學牌坊很快重建。核心元素仍是復建了勸業場的“老牌坊”,此次進行了一定比例的放大。經歷86年時光沉澱,“老牌坊”已經從最初一座單純的“指路牌”,變成了承載了珞珈山大學文化的重要符號,第二次被複制於武漢大學正門口。

來源:長江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