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的11月,央视第一次进行广告竞标。在那个缺乏营销手段的年代,各个企业对央视的广告位争先恐后。甚至有不少企业斥巨资夺得标王的位置。诸如步步高在第五、六届竞标中,分别以1.59亿元和1.26亿元蝉联两届央视标王,而如今步步高不再有名,但是其创始人段永平却坐拥110亿元财富。

此外在步步高之后,娃哈哈在2001年和2002年也蝉联两届标王,现在娃哈哈已经成为了国内饮料市场的巨头企业,可见当时标王的“魔力”之强。但是并非每一个央视标王都能成功,和步步高和娃哈哈一样,都连续两届获得央视标王称号的秦池便在标王上栽了跟头,其竞争标王的行为,不仅没有让企业一飞冲天,反而是将企业坑到破产,成为最“最狼狈”的标王。

砸3.2亿,蝉联央视标王

在秦池官网展示的发展历程中,秦池酒厂最早可追溯到1940年,不过在1995年之前,秦池也不过是一个“无名小卒”,那一年,秦池酒业的掌门人姬长孔,见识到了孔府宴酒在拿下首届标王之后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于是开始了“秦池模式”的第一次尝试,意图通过广告带动销量,从而减低成本增加利润。原本孔府宴酒还想再争一届标王,但是其万万没想到,一年销售额仅1.8亿元的秦池,将最终的报价提高到了6666万元。

在这之后,失去了标王称号的孔府宴酒开始衰落,而秦池则成了鲁酒中最为出名的一家企业,在拿下标王的第二年,秦池的销售额便由原来的1.8亿元飙升至9亿元。姬长孔对此深为得意,他将此称为每天向央视开进一辆“桑塔纳”,然后开出来一辆“奥迪”。因此在第二年,姬长孔又出现在了竞标现场,以3.212118亿元的价格再度登上央视标王的宝座。有意思的是,这串数字是姬长孔手机号码中的后几位。不过秦池很任性,当时的媒体却很理性。

被曝勾兑“丑闻”,跌入谷底

当时的一些媒体在报道了秦池蝉联标王的消息之后,稍微算了一笔账,如果秦池想抹平广告成本,那么销售额至少需要达到15亿元,从秦池第一次拿下标王之后飙升的业绩看来,这似乎并不是一件难事,但是白酒是需要时间进行生产的,并且没有足够多的陈酿,也无法生产合格的酒品,而刚刚出名一年的秦池,显然不可能具备这样的能力。于是记者顺藤摸瓜,找到了秦池产酒的秘密。

原来为了提高产量,秦池有一大部分原酒都是从四川收购回来的,之后再用自家的原酒和酒精进行勾兑之后,就成了所谓的秦池特酿。其实勾兑在酒业里面并不是一件稀罕事,大多数中小厂家都有这样的情况,但是秦池可以说是那个时候风头最盛的一家酒企,在媒体的报道之下,便成了众矢之的。最终秦池酒的销量猛然下滑,在1997年,仅卖出6.5亿元,到了1998年,销量又再度腰斩,降到了3亿元。

破产重组,举步维艰

秦池再也无缘于央视的竞标场,自然也消失在了媒体和公众的面前,此外受到秦池负面新闻的影响,众多山东酒业如孔府宴酒等销量也陡然下滑。虽然后续报道逐渐平息,但是对于秦池来说,这一次的失败所带来的影响,远远没有结束。因为依靠广告轰炸的“秦池模式”已经不再可用,秦池酒厂内十几条生产线甚至仅有四五条在开工。

由于利润不断下滑,在2000年,一家酒瓶帽的供应商甚至起诉秦池拖欠300万元的货款,最终秦池败诉,连商标都被裁定拍卖。在2004年的时候,秦池酒厂更是面临被整体出售的窘境,正式宣告破产。重组之后的秦池为了还债,甚至在三个分厂中拿出两个生产酒精,到了2008年,秦池终于还清了此前所欠的所有债务,而在白酒市场也慢慢抬头,但是时至今日,秦池已经难以走出山东市场,而在电商渠道,秦池的旗舰店销量更是惨淡。

作为一种营销手段,广告固然重要,但是企业长久发展,决不能仅靠广告轰炸,而更应该提升内在。对于秦池来说,比较可惜的是在第一次夺得标王且成功的时候,就应该意识到自身的不足,然而最终却是急功近利,错过了最好的转型机会。而从那一年的标王之后,秦池也鲜少出现在媒体面前。不知苦练了这么多年内功,它是否还能有崛起的时刻?

(本文由 料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