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你喜欢的热闹,是年轻人害怕的吵闹 | 原创

小伙伴们最喜欢的聚餐活动,永远是你的噩梦。/老友记

有时候挺羡慕妈妈那辈儿的人,见了面老远就打招呼,声音洪亮还要加上动作,好像回到了吃大锅饭的年代。

但这样的打招呼方式,总是会让现在的年轻人感到莫名的窘迫,因为他们往往在一句“阿姨好”之后,就再也蹦不出什么豆子,只能在一番热情表扬中保持尴尬的微笑。

“这孩子,在家是疯子,出门是哑巴。”妈妈这样解释我的沉默。

很多人轻易将自己归类为“社恐”患者,其实不然。

真正的“社恐”患者会完全避免与人接触,在人多的公共场合甚至出现心悸和头晕的生理反应,更有甚者,无法拉开窗帘接触阳光,所以大多数小伙伴并不是这种情况。

他们喜欢独处,喜欢昏暗的环境。/晏炜-观点致胜

虽然不至于,但是他们在社交方面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障碍,我们称之为“轻社恐”人群。

他们害怕别人的目光,但又害怕别人的忽视;他们内心深处渴望表达与交流,但是一有聚会他们能推就推;他们总是活得焦虑而又小心翼翼。

可这,不正是当代年轻人的日常状态吗?

没有“轻社恐”

都不好意思当年轻人

在中国,“轻社恐”已经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心理问题。一个保守估算的数字,每10个人中就有1人遭遇社交障碍的困扰, 其中90后、95后的症状尤其严重。

在这个强调彰显个性、表达自我的时代,“轻社恐”群体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危机。

“有陌生人的饭局就不去了。”

“和认识的人顺路时,简直想死。”

“年会抽到我上台表演,自闭了......”

“我打字发微信给他,他却打来电话,绝望到哭。”

如果这样逃避交流,他们又是怎样交到朋友的呢?

“在网上通常是跟同一个圈子的玩得来,在现实生活里基本靠外向的人主动。”

“有工作的理由才会打交道。”

“朋友是阶段性的那种,大多数都是别人主动联系我才会继续维持关系,否则就会断了联系。”

除了别人主动、线上交流,他们几乎不会有自主选择朋友的欲望。

虽然很想加入话题,却还是独自坐在一旁。/晏炜-观点致胜

为了更好的躲避社交,他们还“认真地”学习了不少社交技巧(以后听到这些话,就不要当真了):下次=星期8,改天=(当月)32号,马上=61分钟,以后=13月,有时间=2000 years later......

其实“轻社恐”人群往往有非常丰富有趣的内心世界,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理想——“成为社交达人”。

那些性格直爽泼辣,上台演讲如行云流水般的人们,在他们的眼中简直会发光。但是那束光打到他们头上以后,他们会立刻灰溜溜地逃走。

简直是一个矛盾集合体。没错,矛盾集合体,说的就是他们。

逃得过外面的社交场合,却逃不过自己父母的眼睛。 在父母眼中“轻社恐”是什么?就是又懒又宅又胆小。

小时候,总是会被贴上“冷漠”的标签,其实是和长辈在一起不知道说些什么。长大,又会被贴上“木讷”的标签,其实虽然内心波涛汹涌,无奈还是一副波澜不惊的样子。

最后,这种两代人之间的互不理解,只会被归为两个字——“代沟”。

同样的,在工作中,只要没有及时发声,就会被认为是没有立场,只要晚发声就会被认为是人云亦云,只要没有第一个“冲出来”,就会被认为是不积极。

永远学不会为自己辩解。/@晏炜-观点致胜

要知道,“无法接受社交失败”是这些“轻社恐”人群的通病,所以这些不理解,只会加重他们的焦虑程度。

为什么偏偏是年轻人?

在年轻人的眼中,好像没有父母不敢说话的场合,爷爷奶奶更是如此,只要想跳舞了,哪里都是广场。

而到了我们这一代,想问路的时候只能默默打开导航,旅游想拍照时只能买个自拍杆......稀松平常的事情,全都变成了不可逾越的鸿沟。

95后有社交恐惧症的比例最高,90后与80后紧跟其后 /@晏炜-观点致胜

传播学中将这几代人称为“电视人”或“容器人”。“电视人”指的是伴随着电视的普及而诞生的一代,他们在电视画面和音响的感官刺激环境中长大。

由于收看电视是在背靠沙发、面向荧屏的狭小空间中进行的 ,这种封闭、缺乏现实社会互动的环境,使得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养成了孤独、内向、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

在移动互联网出现后,“容器人”也随之诞生。他们沉溺于手机、平板电脑等媒介,内心世界是孤立的、封闭的。

“容器人”为了摆脱孤独状态也希望与他人接触, 但这种接触只是一种“容器外壁的碰撞”, 不能深入到对方的内部, 因为他们彼此都不希望对方深入自己的内心世界,于是保持一定距离变成了人际关系的最佳选择。

想要靠近,却总与他人之间总隔着一层玻璃。/豆单

而他们的父辈、祖父辈则是在印刷媒介环境中成长起的一代,所以更加注重交流、注重理性、注重逻辑思维。

不少“轻社恐”的年轻人都表示自己在线上和线下几乎是两个人。“虚拟的世界里无尽风骚,见面之后怂成狗。”网络的匿名性给了这群人极大的安全感,同时,对网络的熟悉感也让他们能更轻松地表达自己。

可见媒介发展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性格和行为。

除了媒介的影响,家庭的影响也是造成“轻社恐”的原因之一。

一个温馨的家庭能够很好的缓解焦虑。/网络

一位朋友曾经讲述,在他发现自己具有“轻社恐”倾向后,一直返索自己是怎么从一无所知的婴孩变成不会说话的成人的。 后来他找到了原因,一切都来自母亲的打压式教育。

小时候,他无论做什么事,都会被挑错,无论说什么话,都会被驳斥,母亲的情绪总会无端地爆发,当他想要与母亲分享内心感受时,往往得到的只有一个字:滚。

“轻社恐”人群最大的症结,就是自卑。

对自己做一个不好的心理预设,提前YY别人不会喜欢他,不会理他,场面一定会很尴尬,于是产生“我干脆不去”、“我要溜走”的念头,但如果真的这么做了,他又会非常自责与内疚,最后很可能会破罐子破摔。

他们的人生信条是:没有希望,就没有失望。/豆瓣

童年是创建自信的最好时期,而中国式父母主流的教育方式之一就是打压。

如果孩子做错事,父母都会说“从自身找原因”。而孩子做得很好时,父母为了不让孩子骄傲,会强调事情做成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样往往会让孩子忽视自己的优点而放大缺点。

所以,那些“不善言辞”的年轻人,可能正是你们一手塑造出来的呢。

不社交也可以很温柔

如果问这群“轻社恐”的“宝宝们”最想去哪个国家生活,他们一定会异口同声地回答“芬兰”!

为什么是芬兰,这个遥远的北欧国家?

芬兰是世界上最快乐的国家。/ourfinland

根据联合国2018年最新报告,99%的人都有“社恐”的芬兰被评为世界上最快乐的国家。在这个冬天平均气温零下二十度,某些区域常年见不到阳光的地方,如此“社交恐惧”的芬兰人到底有什么好快乐的呢?

逃避社交,芬兰人是认真的。

我们印象中的排队,都是大家恨不得贴在前面人的身上,小碎步的往前挤,稍微跟前面的空隙大了,就得谨防一个不留神儿有人插进来。

而在芬兰排队等公交的人群,平均间距是74.9英寸(1.9米),多1厘米都是冒犯。如果候车棚下站了两个人,那么第三个人宁愿在外面淋着雨雪也不会站进同一屋檐下。 据说,每两个芬兰人的间隔距离,能塞下8个挤地铁的日本人。

排队时可以很好的分辨出哪些是外国人。/信宇出国

芬兰漫画家Karoliina Korhonrn深谙自己国家独特的相处模式,把这种“芬兰式社恐”画了出来,在网上引起了“轻社恐”人群深深的共鸣:“终于知道我适合在哪待着了。”“我是精神芬兰人,简称精芬。”

芬兰人的社恐并不代表他们冷漠或是不礼貌,而是他们表示需要个人空间,简直是现实版“不打扰就是最好的温柔”。

在一个充满社交压力的时代下,每个已入社会的“轻社恐”青年都在不同程度地去适应、去迎合这样的环境, 因为他们虽然害怕别人的judge,但更害怕自己的价值被淹没。

逃避社交其实并不是全无用处,起码你会收获自己需要的那一份快乐。网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些独居Vlog,一个人,一个温馨的小窝,有条有理地安排自己一天的生活,既是一种积极的自律,又是一种舒适的享受。

一个人的时光,富足且美好。/豆单

有很多书籍、课程去教这些“轻社恐”的年轻人怎样克服恐惧、怎样跟别人打交道,却很少人告诉他们: “其实你可以一个人。”

如果下次碰到一个比较沉默的朋友,不要diss他反应慢,因为他说出口的话,可能在脑海中多过了几道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