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河北青年報

長江君在我國各地江河走訪時,常常因許多野生魚種羣的迅速減少而震驚。

尤其是像河蝦、螃蟹這之類的水族,因爲對水域生態環境變化更敏感,其種羣衰減之快,更是令人擔憂,部分生態破壞嚴重地區甚至近乎消失。

然而最近,有浙江金華網友爆料稱,當地河道里“鬧起了蝦災”,一到夜晚,河邊淺水裏密密麻麻的全是河蝦……

河蝦都能氾濫得起來?

“這兩個星期都差不多,釣魚燈一照,岸邊就都是蝦子,感覺都被包圍了……用抄網都很容易撈起來……”

金華網友@萬年老空軍 介紹說,他是一位夜釣愛好者,平時以釣黃丫頭(黃顙魚)、鯽魚等爲主,然而最近卻經常“改行”撈蝦了……

原來,每次他釣魚到八九點左右,岸邊的淺水裏就有一羣一羣的河蝦聚集,有時候甚至能聽到蝦羣戲水的嘩啦水聲……

大量河蝦聚集岸邊,密度極高,這位釣魚人用釣魚的抄網一撈下去,少則幾條,多則十幾條河蝦輕鬆撈起來……

岸邊的水下都是河蝦聚集

——這幅場景讓長江君想起小時候,跟小夥伴一起去河邊撈蝦……河裏的蝦子這麼多,有十多年沒見過了。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以如今大家對江河裏蝦羣種羣的認知,這種現場確實比較反常,有網友猜測是有人下了“蝦藥”——會導致河蝦缺氧,因而大量聚集淺水。

其實,長江君判斷,這應該是集體到岸邊繁殖產卵的蝦羣,一般會持續1-2周的時間。

這些應該是繁殖期的蝦,河蝦鮮美,但也許適度索取

不過,即使是河蝦繁殖期,如此多的河蝦聚集,在近年來也是非常的少見!

(因爲野生河蝦數量銳減,其市價也是水漲船高,新鮮河蝦大多要幾十元一斤)

這種蝦羣“氾濫成災”的現象,能不能反映當地江河生態在變好?

應該說在一定程度是可以這樣認爲的。

河蝦是一種對水質等江河生態環境變化較爲敏感的水族,只要提高生態保護意識,將江河生態治理落實到位,水域環境改善之後,它們的繁殖速度是非常快的。

禁漁對水族種羣恢復幫助很大

當然,更爲關鍵的是,這兩年長江流域的全面禁漁,給河蝦等水族,留出了安全的繁殖空間,因此其種羣增長極快是情理之中!

因此,這種現場還是很令長江君欣慰的,看來隨着生態保護措施的陸續落實,我國江河生態的水生系統,還是會有重新繁盛的一天!

網友們,你們當地江河是否屬於禁漁區,是否能明顯感覺到野生魚、蝦蟹等水族在變多?

歡迎留言跟我們交流分享,當然,如果有電魚、藥魚、絕戶網等違法濫捕現象,也可以聯繫我們曝光,一起爲生態治理做貢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