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雲南麗江最早的“地攤街”,每個遊客都去過,這裏的人都很“懶”

最近“擺地攤”三個字很火,很多遊客到古鎮、古城類旅遊景區遊玩,也會專程去看看當地的地攤街,感受一下市井氛圍。

你知道雲南麗江最早的地攤街在哪裏嗎?

它不在大研古城,也不在束河古鎮,而是離玉龍雪山更近的白沙古鎮,名字叫四方街,位於古鎮的中心地帶,每個到白沙旅遊的遊客都去過。

白沙四方街不僅是麗江最早的地攤一條街,也是麗江最早的四方街,說是一條街,其實是一個狹長的廣場,是當地人舉行文娛活動,以及中老年人閒聊、曬太陽的好地方,歷史上有大批商人在這裏結集擺賣,撐起白沙古鎮的繁榮基礎。

馬幫文化帶來麗江商業的繁榮,茶葉是這裏的主要交易貨品,很多外地商人都會到四方街一帶進行交易,這裏也是當地人售賣各種土特產和生活用品的地方。

基本商業的繁榮帶動其他行業的發展,餐飲業和理髮等行業的生意也很好。

如今在四方街,依然可以看到很多堅持擺攤的地攤檔,他們售賣的是各種納西族風情美食,生意雖然說不上門庭若市,但顧客也是絡繹不絕。

比起束河古鎮和大研古城,白沙古鎮的人氣並不是很旺,但正是這種未經雕琢的美麗,使它保留了更多的原始風貌,算得上是麗江這片旅遊大地上的“最後自留地”和“文化命脈”。

納西族先人最早在麗江壩子上建造了白沙,之後再根據白沙的建城經驗和城鎮風貌先後修建了束河古鎮和大研古鎮,三者聯合組成了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城。

由於束河和大研都是後建者,很好地吸收白沙古鎮的建城經驗,在規模上都有所擴大。這兩座古鎮都有四方街,建造模式完全複製了白沙古鎮四方街的風格,現在都是當地著名的文化廣場,是遊客喜歡遊覽的地標景點。

如今的白沙古鎮四方街,地攤檔的數量並不多,很多商家已經不再習慣於擺地攤,而是有了自己的店鋪門面,經營着精品、美食等生意,在四方街上最顯眼的是一些售賣扎染的門店,納西族風格的染布技術獨樹一幟,產品花紋複雜,富有地方特色。

白沙古鎮內居住着很多原住民,四方街和其他街巷的生意人也多是本地人,這和外地人佔大比數的束河古鎮和大研古鎮形成鮮明的對比。

白沙的生活節奏很慢,遊客經常笑稱這裏的人很懶,就連小狗也總是一副懶洋洋的面貌,每天休閒地在庭院裏隨意奔跑和曬太陽,有時候就直接睡在大街上,即使街上人來人往也不怕受到任何打擾,因爲在這裏,人和動物、大自然都高度和諧。

在這裏,懶並不是一個貶義詞,而是生活無慾無求,樂於享受人生的表現,這是一種灑脫的心境;是慵懶,而不是懶惰。

穿行在白沙古鎮的石板街上,彷彿穿越到遙遠的古代,這裏的納西族建築依然保留着歷史風貌,彷彿一千多年的時光從未流逝過一樣。

不知你到麗江旅遊的時候,有去過白沙古鎮嗎?如果你去過白沙,一定有去逛過麗江最古老的“地攤街”。

旅遊攻略:自駕車找好停車位並停好車之後導航白沙四方街,根據導航提示徒步到達。麗江6路公交車也有經過白沙,下車後大約徒步5分鐘可到達白沙四方街。

最佳旅遊季節:一年四季皆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