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濱江集團深圳往事:注資11.6億開發龍華項目夭折,計提壞賬7.24億再收問詢

據深交所消息,6月8日,深交所中小板公司管理部向杭州房企濱江集團下達年報問詢函,要求其就計提安遠控股壞賬7.24億、拆借款186億、現金流淨值增加等問題展開回應。

一則問詢函再次牽出濱江集團折戟的深圳佈局。

2016年8月,濱江集團發佈公告,宣佈將與安遠控股共同接手深圳龍華區安豐工業區地塊舊改項目,此項目是濱江集團進入深圳的首次嘗試。

合作公告顯示,雙方以同股同權的方式在項目公司層面進行合作,濱江集團與安遠控股分別持有70%和30%股權。

項目由濱江集團操盤且並表。安遠控股負責根據相關城市更新政策向相關政府機構申報,並取得相關政府機構出具的核準同意項目公司作爲項目地塊唯一的城市更新改造實施主體的確認文件。

同年11月,濱江集團向深圳安遠控股借出資金11.6億元。計劃趕不上變化,安豐項目開展近兩年,安遠控股仍沒辦完前期項目審批手續。

2018年4月,濱江集團一紙訴狀將安遠控股告上法庭,表示因安豐舊改項目遲遲未能推進,集團決定退出該項目並要求其歸還11.6億元的融資款。對峙僵持五個月,法庭調解下,雙方達成和解,濱江集團當期計提7.28億資產減值。

彼時的《民事調解書》顯示,安遠控股承諾將於2019年3月21日前向四川信託以及廣大信託分別償還3億元和8.6億元,並附加期內融資利息。

若安遠控股未能清償債務,濱江集團有權權以折價、拍賣或變賣質押股權的方式處理安遠控股系公司股權及其他資產。

2019年年報顯示,截至報告期末,安遠控股仍未執行民事調解書內容,濱江集團對此計提7.24億資產減值。

針對上述事件,深交所中小板公司管理部指出,需濱江集團配合說明,借款行爲是否審慎,並履行了相應審議程序和信披義務。

深交所還提出,需濱江集團說明計提的判斷依據以及合理性,並自查內控制度和關鍵人員的關聯關係。

公開資料顯示,深圳安遠控股成立於2015年10月,註冊資本8億元,實控人陳族遠名下還擁有南京安遠醫藥、泉州惠豐海岸旅遊等公司,涉及醫藥、旅遊、房地產等領域,共計39家。

據不完全統計,自2018年4月以來,陳族遠先後8次被列爲限制高消費人員。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顯示,同期,有關陳族遠的執行信息共計23條,最近的一條截止在2020年4月8日。

另據廣東揭陽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截至目前,陳族遠所持南京醫藥股權仍在凍結中,對應標的金額約7560萬元。

一邊是收不回的投資款,另一邊,濱江集團加大了對外拆借的力度。

年報顯示,濱江集團拆借款期末賬面餘額爲185.68億元,同比增加了17.92%。

深交所要求濱江集團自查上述財務資助是否合規,是否及時履行內部審議程序和信息披露義務;其次,濱江集團還需結合財務資助對象、項目名稱、項目預算、項目進展情況、財務資助金額、項目累計投資總額等說明財務資助餘額的合理性,是否存在變相關聯方資金佔用。

2019年度,濱江集團經營活動現金流金額回正,從2018年淨流出13.94億元變爲淨流入26.21億元。

對於現金流淨額增加,深交所還要求濱江集團結合信用政策、結算方式、項目回款及其他變化予以說明。

今年一季度,濱江集團實現營收37.80億元,同比增長111.71%;歸屬於上市股東淨利潤2.78億元,同比減少29.21%;經營性現金流淨額淨流出25.46億元,同比減少1152%。

對於歸母淨利潤減少,濱江集團表示,主要因當期確認的聯營企業的投資收益較去年同期下降;對於經營性現金流淨額大幅減少,濱江集團解釋稱系因當期取得的土地增多;負債方面,因當期融資增加,濱江集團長期借款增加34.65%至210.38億元。

另據一季報顯示,截至一季度末,安遠控股仍未支付協議款項。濱江集團在報告中指出,“由於安遠公司抵押及質押資產價值受市場行情波動影響,最終可受償金額存在不確定性,可能對公司的經營業績造成不利影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