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请缨到巧家支医,着重于创优病房的管理,建立了病房管理、护理业务技术管理、优质护理服务管理、病人服务满意度调查等一系列护理管理制度,得到医院领导和病人好评。她,就是在巧家县中医院支医的东莞市石排医院手外科护士长李凤仪。

主动请缨,支医巧家

李凤仪是东莞市石排医院手外科护士长,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李凤仪先后两次主动请缨到巧家支医,并开展了叠加两个月优质护理工作,带领全县的护理团队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让患者感受到爱与温暖。

“扶贫是国家大事,我想为贫困地区的百姓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李凤仪说,当东莞市石排医院下发帮扶工作任务时,她也曾犹豫过,因为她刚做了手术不久,身体还处于恢复期,怕自己不能胜任工作任务。可是,一想到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应该主动请缨,作出表率。

李凤仪的优质护理工作在石排镇成绩突出,前后两次请缨巧家支医,她打算把优质护理方面的一些经验和做法在巧家推广。2019年9月24日,李凤仪和东莞市派出的其他5名医务人员一同来到巧家,被安排在巧家县中医院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医疗护理指导援助工作,主要负责护理管理工作。

“我要把优质护理服务经验带给巧家县中医院的医护人员。”李凤仪信心满满地说,第二天一大早,她便走进病房开展护理查房,了解护理一线的困难和问题,再针对问题拟定优质护理的培训计划。

“敲门、微笑、问候……”已成为巧家县县中医医院护士们每天查房的标配步骤。除了这些,护士们耐心、细心的护理,以及细致入微的关怀也让患者倍感温暖。自此,这一幕又一幕温馨的护理画面已在该医院生根发芽,真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我刚来住院的时候,腿脚不方便在走道遇到护士,她们都会搀扶着我。医院设备好、医术好、服务好,在这里住院很舒心。”62岁的患者杨正兰告诉记者。

满怀激情,诚心“留技”

刚到巧家县中医院,李凤仪就一头扎进工作中,仅用一周时间就摸清了巧家县中医院护理部的工作情况,在她看来,护理部的规章制度、病房环境管理、病区仪器设备、护理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工作、护理文化与团队建设、护理人员的服务礼仪等管理都有待提高。

巧家县中医院的护理管理制度成为李凤仪工作表中的第一项任务。李凤仪认为,没有高质量的护理队伍就不能给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在巧家县中医院护理管理的基础上,她着重于创优病房的管理,为了植根人文护理理念,建立了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护理服务全过程14条规章制度、责任制整体护理制度、病房“五常法”管理、护理业务技术管理、优质护理服务管理及指引、护理质量控制与改进工作管理、专科护理建设和管理、护士职业礼仪规范化制度、护士交接班礼仪制度、病房查房制度、出院病人回访制度、在院病人服务满意度调查等一系列护理管理制度。

在李凤仪的帮助下,巧家县中医院建立了更加完善的优质护理管理工作制度,护士们也有了更好的护理水平。“李老师告诉我们,应该把更多的时间花在陪伴病人身上,让我们要‘泡’病房,多与患者交流,她自己也是这样做的,每天上班八点之前就来到医院,每天都工作到很晚。李老师的工作热情也感染到我们,让我们充满斗志。”巧家县中医院针灸科护士长杨华告诉记者。

支医路上,一生牵挂

“若还有机会,我一定选择再次来巧家支医。”这是李凤仪在去年为期一个月的医疗护理指导援助工作结束时发出的感慨。时隔半年之后,在2020年5月6日,李凤仪带着激情、怀揣梦想再次来到巧家,开启她的支医之路。

在工作中,李凤仪白天与巧家县中医院的护士一道忙碌在病房里,晚上还结合自身的工作经历,为巧家县中医院的医护人员讲授了《创优病房的管理——优质护理服务创优举措分享》《优质护理服务——人文暖患心》《6S在护理管理中的运用及探索》《护理基础礼仪规范培训》等15场创建优质护理的讲座培训。

“支医路上一路同行,情深巧家一生牵挂。”李凤仪感慨地说,她第二次在中医院除了检验她上次优质护理支医成果以外,还开展护理服务情景模拟演练以及护士床边综合能力竞赛等系列活动,使整个护士团队的综合素质、综合能力都更提升了,感到很欣慰。她认为,她在巧家支医收获了阅历,积累了她从医路上最宝贵的财富。

优质护理,赢得好评

6月5日,李老师(李凤仪)又踏上返回东莞的行程。面临再次离别,巧家县中医医院院长黄建银更是依依不舍。“李老师这次是刚从抗疫前线回来就来到巧家县中医院,李老师上一次来咱们医院帮扶,把优质护理的理念植根于我们的护理团队,这一次是在检验支教成果的基础上,再次对护理团队的整体建设又做了一个优化提升,赢得患者一致好评。”谈及李老师叠加支教的两个月,黄建银深感欣慰地说。黄建银表示,医院将一如既往的抓好优质护理,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在李凤仪老师的精心培训和实践指导下,巧家县中医医院医护人员的服务知识和服务能力得到提升。如今,通过病房管理和五常法的落实,护士站药品、器械管理更规范有序,病房环境整洁舒适,护士队伍焕然一新,她们在操作上更加熟练规范,工作更有章可循,礼仪更规范到位,年轻的护士洋溢着热情,患者也实实在在感受到了暖心的呵护。(张顺富、饶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