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闢謠,嬰兒啥也不懂?錯!6個月孩子已有同情心,家長要注意培養

卡耐基說過:同情在中和酸性的狂暴感情上,有很大的化學價值。明天你所遇見的人中,有四分之三都渴望得到同情。給他們同情!他們將會愛你。

有些人,空有一具軀殼而學不會同情;有些人,心地善良同情過了頭;而有一些人,世人以爲他們不會同情,殊不知,他們在不會言語,還需保護的年紀就學會了同情,是的!就是這些六個月的嬰兒。

以色列曾經有一項研究發現:嬰兒在六個月大時就能對他人的痛苦表現出同情心。

說起一個嬰兒會同情人也是存在懷疑的,但是直到親眼見到才認爲是真實存在的。

小區有一個剛生完三個月的鄰居,這家是隻有小兩口帶着孩子自己住的房子。平時都和和美美,恩恩愛愛的,惹得很多人羨慕。但是孩子出生了之後,由於丈夫又要忙工作,回來還得照顧老婆、孩子,屬實是很累了,有一天晚上就爆發了戰爭,驚動了鄰居。

事情是這樣的,那家的男主人因爲加班應酬,喝得醉醺醺的回到家,但是剛好那晚寶寶鬧的厲害,折騰得新媽媽一晚上不得休息,又生氣又無奈,好不容易哄睡着了,自家男人一回來就大呼小叫,把好不容易哄睡着的孩子又吼醒了,不時孩子撕心裂肺的哭聲把新媽媽徹底激怒了,下意識就是抓自己丈夫痛罵一頓,不時還委屈的哭起來,大聲得驚動到鄰居前去安慰。

等鄰居到的時候,發現小傢伙也不哭了,手指握着媽媽的手好像在安慰自己的媽媽,讓媽媽不要哭泣。幾個鄰居都被這個小傢伙驚喜到,連連對新媽媽說:“寶寶都不哭了,媽媽也不許哭了。”

同情心是一種情感反應,是人在社交方面的表現,同情心發展分三個階段:

1、零到一歲

孩子0到1歲的時候,他們是會感同身受的。因爲在嬰兒0歲開始,一歲之前,就能對其他人做出情緒反應。

當他們看到親人開心時,他們也會隨之開心;當他們看到父母難過時,他們也會隨之難過。他們好似把大人的情緒當成了自己的情緒,又或許是通過自己的反應表達對父母的“安撫。”

如果兩個嬰兒在一起時,一個嬰兒哭,別一個嬰兒看到了也會跟着哭泣,這樣現象被心理學家稱爲“全球同情心”。

雙胞胎的家長特別有體會,有些家長以爲是雙胞胎的心靈感應,事實上更多的可能是孩子同情心的萌芽。

2、一到三歲

當寶寶1歲以後,寶寶會慢慢的真正建立起同情心。他們開始學會觀察身邊人的行爲、言語,也開始慢慢的辨別他人的思想和感情,所以這時候,他們已經開始了初步理解他人的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他們也會通過別人展現在臉部的快樂、難過、傷心等等情緒,做出自己的情緒判斷。比如,當他們看到跟自己一樣大的孩子哭泣時,他們會伸出小手拍拍哭泣的寶寶,或者是將自己的玩具借給哭泣的寶寶玩。

又比如是,當媽媽跟爸爸吵架的時候,委屈掉眼淚時,寶寶這時會用自己小小的手掌給媽媽擦眼淚。由此可見,一歲以後的孩子是能完全具備同情心的,尤其是對自己親近的人。

3、三到六歲

高級的情感就有包括同情心這一項,有時候同情心的產生和發展是依賴於認知的,以及轉化爲行爲。

3歲以後的寶寶,會開始有推理能力,他們也開始用推理方式來理解他人的行爲、情感,而不再是以表面情緒做出判斷。從而,寶寶這時候所表現的同情心不再是盲目的了,他們更多會把自己的同情心用在正確的時間和對象上。

這階段的寶寶的同情心是具有情境性的,他們依賴於自己眼前的情境、以及成年人給予他們的情境。當他們視野更開闊,經驗更豐富的時候,他們對其他人的同情心會越來越準確。

有同情心的孩子更優秀,長大更孝順,家長從小要注意培養

心理學家邁克爾.斯卡爾曼說:如果我們富有同情心,那麼當別人處於危難境地時,我們就有一種幫助對方的強烈衝動。

就像之前那個因公交車上救了整車人的易政勇與柳豔兵,雖然錯過了高考,但是他們的勇敢和善良卻是難能可貴的,

就像那個6次倒掛深井沉着冷靜救出3歲女童的鶴壁少年王泯燃,主要也是因爲深知3歲女童在深井中的無助和難受,知道再不救出來孩子的生命會慢慢的流失,

正是因爲這些孩子有同情心,才能在危難的關頭挺身而出,才讓我們的世界變得更美好一點。

而孩子的同情心需要父母從小培養,主要從以下幾個方法來進行

1、營造一個愛的環境

很多孩子在一歲以後是能感受到他人的情感的,但是一個充滿愛的環境下能更好的培養孩子同情心。當爸爸媽媽在孩子傷心難過時,陪在他身邊,跟孩子談心,和他一起學習,那麼我想這個孩子,能有更多的感同身受,並用自己的方式同情理解別人。

特別是孩子哭的時候不要粗暴的打斷,而是瞭解孩子哭的原因,餓了給喫的,尿了給換尿不溼,不舒服了抱一抱,讓孩子內心充滿愛,有愛的孩子纔能有多餘的愛分給別人,纔會有同情心。

2、鼓勵支持

同情心是一個好的萌芽。當父母看到孩子有同情他人的行爲時,要給出相應的鼓勵和肯定,讓他知道這樣做是正確的。

比如孩子看到別人孩子哭的時候去安慰時,家長要表揚孩子的這樣行爲,要讓孩子知道自己這樣的行爲爲是一件好事,是值得嘉獎的。

3、避免暴力

在孩子小的時候,避免在孩子面前爭吵打架,甚至是播放暴力片,這些都會讓孩子養成冷漠、剛硬的心理。作爲父母,要帶領孩子看一些樂觀、積極的故事、電視劇等等。

菁媽育兒:同情心要有,但一定不要氾濫。保持同情心,也是保持對這個世界的美好向往。有同情心的孩子出到社會就是善良的女孩,暖男,長大這種同情心也會用到對父母的回報上面,成爲一個孝順的孩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