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保就業穩外貿促消費

來源:經濟參考報

找工作,上求職平臺“一鍵速配”;要出口,去網絡平臺“雲上交易”;想購物,“暖心消費券”給力相助……在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廣西千方百計創造復工復產有利條件,紮實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就業用工創新服務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無論是“六穩”還是“六保”,就業都被置於首位。面對疫情造成的就業挑戰,廣西人社部門創新就業用工服務方式,加大援企穩崗力度,有效緩解就業用工壓力。

今年春節以來,南寧市人社部門積極創新,3月份在“南寧人社”微信公衆號、“南寧智慧人社”APP等推出“個人求職登記平臺”和“企業缺工登記平臺”,實現求職和招工一體化速配登記。

35歲的南寧市民陳晨在“個人求職登記平臺”登記求職信息,系統爲他“秒配”了適配崗位,第二天他就接到一家安保公司電話,經視頻面試後很快入職。南寧市晉江福源食品有限公司行政人事專員黃彩麗說,前段時期公司缺工100多人,她在“企業缺工登記平臺”上登記信息後,一週左右就招好了工人。

南寧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黨組書記、局長劉德寧介紹,目前已有500多家企業在平臺登記了缺工信息,不少求職者通過“一鍵速配”找到了工作。劉德寧說,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是吸納就業的重要力量,幫扶企業就是最有力的穩就業、最有效的保就業。南寧市快速落地穩崗返還等援企政策,全面落實階段性減免社會保險費等舉措,並提供“零跑腿”“免申請”服務。

劉德寧說,目前南寧市已向2.57萬家企業發放穩崗返還資金1.29億元;預計2月至6月全市將爲企業減免社保費23.8億元。南寧市將繼續強化就業用工服務保障,助推高校畢業生、失業人員等重點羣體就業創業。

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統計數據顯示,一季度廣西城鎮新增就業71576人,失業人員再就業17246人,就業困難人員就業7561人。3月份,廣西城鎮新增就業、失業人員再就業、就業困難人員就業人數分別環比增加567.5%、995.8%、314.5%,就業形勢總體穩定,回暖向好趨勢明顯。

外貿出口網上交易

爲促進外貿回暖向好,廣西商務和貿促部門創新舉辦網上交易會,組織外貿企業“雲展覽”“雲交易”,取得較好效果。廣西貿促會舉辦廣西首屆桂品網上交易會,包括1000多家進出口企業在內的近3000家企業參展,線上成功交易70880筆,大宗貿易協議金額超過5億元。

廣西貿促會會長李常官說,交易會從線下搬到“雲上”,企業可以接觸更多客戶,貿易平臺更加廣闊。廣西貿促會正牽頭打造桂品國際貿易中心,集中展示廣西特色產品、扶貧產品,實現線上線下聯動銷售。廣西貿促會還將打造桂品絲路行——廣西出口商品海外倉展示中心,助推廣西商品“出海”。

在鼓勵外貿企業利用網上平臺開拓國際市場的同時,廣西還相繼實施加強對大宗商品進口的金融服務、加大通關便利化措施協調力度、簡化對外經貿管理程序等多項措施,有效促進外貿進出口形勢回暖。

南寧海關統計數據顯示,4月份廣西外貿進出口總額430.2億元,環比增長4.3%;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74.5億元,同比增長21.2%;國有企業進出口47.4億元,同比增長43.2%。

供需兩端精準發力

爲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廣西從供需兩端精準發力,一方面激發需求端市場活力,一方面幫扶供應端復工達產,形成供需良性互動。

農曆三月三是壯族傳統節日,今年的節日活動從線下搬到線上,融入更多提振消費信心的內容。活動發放的“暖心消費券”覆蓋零售、住宿、餐飲、旅遊、文娛等行業,有效激發消費市場活力。

廣西商務部門發佈的數據顯示,截至5月8日,累計超過820萬人次領取消費券,55.2萬戶商家參與活動。南寧真羊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烏銘遠介紹,由於市場需求好轉,羊肉出貨量大幅增加。

廣西在需求端促消費、暖市場,在供應端主動服務企業,建立並強化“一對一”聯繫對接機制,組織工作專班,加強部門、地區間統籌協調,打通用工、運輸、原材料供應等環節的堵點,推動產業鏈上下游協同復工,提振產業鏈、供應鏈整體效能。

加快重大項目建設,加強保障民生,幫扶市場主體……廣西實施的系列措施正取得積極成效。3月份以來,廣西工業、服務業、投資、消費等多項指標環比回升,財政收入、固定資產投資、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均有較大幅度提升,回暖態勢明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