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萍微博下的一條評論,獲得數萬點贊,將楊麗萍送上了熱搜。

提到楊麗萍,都會想到春晚舞臺上那個靈動的孔雀舞者,給我們帶來了一次次的視覺享受。

楊麗萍回應生娃:自己認爲自己過得好最重要

6月7日楊麗萍的微博下面一條評論突然火了,不過評論的內容確實在說,沒有兒女等到老了無法享受天倫之樂。

這樣的論斷讓很多人都無法接受,戚薇霸氣回應:

一經發布就被推上的熱搜,現在已經得到了一百多萬網友的點贊。“姑姑”李若彤也發微博力挺。

6月8日楊麗萍本人在評論下面回覆:

楊麗萍曾經有過兩次婚姻

楊麗萍的第一段婚姻,丈夫也是一個舞蹈演員,後來因爲種種原因兩個人最終選擇了分開。

楊麗萍的第二段婚姻是一個臺灣富商劉淳晴,婚後兩個人生活的很幸福,但是因爲公公婆婆年齡大了,想要抱孫子。

楊麗萍當時也考慮過要孩子,去醫院做檢查,發現她想要懷孕是一件很難的事情,爲了保持身材她常年保持着節食的生活習慣。如果想要懷孕,就必須增肥,這對她來說意味着要放棄自己的舞蹈事業。

在事業和家庭的兩難抉擇裏,她最後選擇了事業,爲了不剝奪丈夫當父親的權利,她忍痛提出了分手。因爲這個決定她也壓力沮喪了很長一段時間。

曾經在一次採訪中,她說:

有些人的生命是爲了傳宗接代,有些是享受,有些是體驗,有些是旁觀。我是生命的旁觀者。

楊麗萍選擇爲藝術獻身與事業爲伴,是她深思熟慮的決定,只要她自己覺得過得快樂就好了,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追求,都有屬於自己的生活。你覺得幸福的生活方式,爲什麼要強加到別人身上呢?

與楊麗萍截然不同的生活,山裏90後媽媽準備生第十胎

前段時間,廣西的一對90後夫婦讓人覺得震驚,因爲再過三個月他們將迎來自己的第十個孩子。

在此之前他們已經生了9個孩子,6男3女,最大的12歲在讀四年級。丈夫是91年的,妻子是90年的,一家11口居住在山裏,房子是用木板搭起來的,看起來像是搖搖欲墜的危房。

主要是種一些玉米,丈夫有時候也會外出打工,但因爲近兩年母親一直生病,現在主要是靠種玉米維持生計。

9個孩子中有6個孩子已經上學了,採訪中男人對於一家人的未來很樂觀,一點也不愁養不起這麼多孩子。

在採訪中男人對於不停的生孩子,是這樣解釋的:“由於妻子病了無法結紮,所以只能不斷分娩。”孩子中有四個沒有經歷過產檢,生孩子也是在婆婆的幫助下在家生的。

這大概就是楊麗萍微博下,那位網友說的子孫滿堂的生活,每個人的追求不同可以選擇不同的生活方式。

但我覺得丈夫所說的這種一直生孩子的理由,讓人有些難以接受。基於男女平等的基礎,如果妻子不能結紮,爲什麼不選擇丈夫結紮呢?

傳宗接代還是現代女性的標籤嗎?

在傳統的男權思想裏,女性對於他們來說可能是傳宗接代的工具。隨着社會的發展,女性地位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女性也有了更多的追求。

1)人格獨立

女孩跟男孩擁有着一樣的讀書的權利,通過學習知識來豐富自己,可以追求個性,可以追求夢想。很多家長的教育觀念也更與時俱進,並不是傳統的培養女孩:“長大之後嫁得好就行了。”

也不再是那種如果嫁得不好,還要忍辱負重的生活,而且多了更多的人生選擇。

2)經濟獨立

隨着社會地位的提高,女孩可以選擇更多的職業。人格的獨立,讓女孩更有追求,可以選擇更多的生活方式,很多女孩子都是自己賺錢自己花,有些有事業心的甚至比男性還能賺錢,獲得更高的職位。

像董明珠這樣的女強人也不佔少數。

3)有自己的追求

像是楊麗萍這樣的藝術家,將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舞蹈事業;還有葉海洋擁有自己的事業,選擇重金買精子,生一個屬於自己的混血寶寶,自己帶。

女性的追求更加多姿多彩,當然也有很多女性選擇一個安穩的家庭,有個寶寶就很知足了。

把傳宗接代作爲女性的標籤,早已是過去的老黃曆了。在多元化的現在,女性可以有更多的追求。

父母在養女孩的時候應該注意什麼呢?

富養女

富養女不是讓你一味的用金錢來滿足女孩的各種物質需求,而且讓女孩提高眼界。在注意自身素質的培養之外,還要有相應的眼界。

不要溺愛

有些家長用“富養女”作爲幌子,對女孩進行溺愛。過分溺愛無論對男孩孩子女孩來說,都是一種傷害,容易讓孩子養成過分依賴的性格,這樣就很難形成獨立的人格。

孩子長大了都是要走出去的,如果缺乏判斷能力和處理事情的能力,很難在社會上立足。

要有自我意識

李玫瑾告誡家長說:“不要再把女孩培養成大家閨秀了。”

女孩成爲大家閨秀,性格才藝樣樣精通,卻忽略了自我保護的培養,孩子是要走入社會的。養着這樣的大家閨秀,很容易被人欺負,卻無力反抗。

女孩不但要有獨立意識,還要有自我保護的意識,這樣纔會生活的更好,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不要重男輕女

如果父母重男輕女,可能會造成家庭的不和睦,像是《都挺好》裏的蘇明玉,因爲從小家裏重男輕女,資源分配極度不公,受了很多委屈。要不是她自己性格要強,堅持上大學,將來面對的命運很難想象。

如果女孩性格軟弱一點兒,就會因爲父母的重男輕女變得更加自卑,而且也會形成這種重男輕女的思想。在以後的人生道路上,遇到的男女性別上的不公,也只能接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