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阿里智能雲將引入五千人應對疫後商機 城市大腦更新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 梁辰)新冠疫情暴發期間,線上化進程令雲計算服務需求激增。6月9日,在2020阿里雲峯會上,阿里巴巴旗下阿里雲智能總裁張建鋒表示,疫情對數字化起到了而非常強的推動作用,而數字化變革可能因爲疫情變得更強烈。

“由於疫情,政府企業都認識到了數字化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普通人也享受到了數字化轉型帶來的很多好處,包括居家辦公,電子商務等,這些需求因疫情而加速。因爲疫情,很多事情本來是需要三五年的發展過程,可能會在一年之內就完成轉換。”

當“抗疫”轉爲“重啓”經濟,阿里巴巴希望抓住這其中的機會。張建鋒表示,阿里雲2020年再招5000人,重點在於服務器、網絡、芯片、數據庫、人工智能等核心技術領域的攻堅人才。新京報記者瀏覽阿里巴巴招聘網站發現,6月5日後,阿里巴巴放出了數百個與雲計算業務相關的新崗位招聘需求,且招聘人數爲“若干”。

對阿里雲未來的規劃,張建鋒表示,沿着飛天雲操作系統向下延伸定義硬件,加大在芯片、服務器、交換機、網絡等領域的自研。

2018年11月,阿里巴巴組織架構調整,阿里雲事業羣升級爲阿里雲智能事業羣,擔任集團首席技術官的張建鋒從胡曉明手中接管了阿里雲,並將其負責的中臺等業務融入。對於此時張建鋒的接替,有業內人士曾告訴記者,只是阿里巴巴對之前中臺戰略佈局的收尾。張建鋒成爲CTO就是爲了這一戰略,並且阿里巴巴有意將阿里雲和技術研究整合。

對於雲計算的定義,阿里雲歷任負責人的理解都各有側重,張建鋒今天的一場對話中表示,雲是一個新型計算體系結構。雲在互聯網分佈式基礎上更強調彈性,更強調大範圍調度,複用,更強調安全性。而要做好雲,就要一整套的雲系統。

對於中臺,張建鋒做出解答,“我的理解,中臺是一個新型操作系統”,原來的信息化系統相對簡單,把業務流程理解清楚了,程序員把業務流程變成一個信息系統就可以了,而今天的信息系統不是一個簡單的業務流問題,還有數據流,還要移動化,還要用人工智能的辦法通過大數據來挖掘等,這需要新型的操作系統。

另一方面,疫情也讓阿里雲看到參與政府數字化的商機。政策推動下,城市的新基建也將加速。6月9日,阿里雲正式發佈城市大腦3.0。經過兩年的迭代,新版本強化了感知能力,通過城市空間基因庫,能夠連接全部要素,通過能技術,可以實現全部城市場景的智能化決策。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梁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