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演員劉宇因突發急性心梗去世,年僅38歲。令人惋惜的同時,也爲所有人敲響了警鐘!

有數據顯示,全球每年心源性猝死人羣高達700萬,約佔總死亡人數的25%。我國平均每年約有54.4萬人發生猝死,每天猝死1500人,每分鐘就有1人猝死,居全球之首。

而猝死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急性心梗,佔猝死的80%以上。

如果搶救不及時、搶救方法錯誤,就會延誤或加重病情,甚至危及生命。瞭解急性心梗的來龍去脈對於預防和急救都是至關重要的,今天就來認識認識它。

什麼是急性心梗?

急性心梗是冠心病的嚴重類型,是導致猝死最主要的原因。

急性心梗是在冠狀動脈病變的基礎上,發生冠狀動脈血流突然中斷,絕大部分爲冠狀動脈內血栓形成,血流不能通過,進而造成相應的心肌持久且嚴重的缺血,以致壞死。

急性心梗是中、老年人常見的致命性急症,但近年來,急性心梗越來越年輕化,成爲嚴重威脅人類生命和健康的頭號殺手。

急性心梗有哪些前兆和誘因?

急性心梗往往有以下一些前兆,值得大家警惕。

1、原有的心絞痛發作的頻率增加、疼痛程度加重、持續時間延長,含服硝酸甘油效果不明顯。

2、心絞痛發作時出現了以前沒有出現過的症狀,如噁心嘔吐、出汗、心慌、胸悶、氣短等。

3、極度疲乏。

常見有以下誘因:

1、情緒激動,如生氣、着急、過度高興等。

2、體力活動,如跑步、爬樓梯、搬重物等。

3、其他原因,如大量吸菸、暴飲暴食、寒冷的刺激等。

如何識別急性心梗?

急性心梗在中老年羣體中多發,但近些年來越來越年輕化。

典型表現

疼痛位置:常在安靜時,胸骨後或心前區突然劇痛,由左肩、左臂或向背部放射。

疼痛性質:絞榨性或壓迫性、緊縮感或燒灼樣疼痛。

持續時間:超過30分鐘,能達到數小時,甚至數日。

表現症狀:常伴煩躁不安,不敢活動。還可伴有出汗、噁心、嘔吐、恐懼及瀕死感等。

不典型表現

無胸痛:一部分高齡老人、一部分糖尿病病人、一部分女性無胸痛或僅自覺胸悶、心悸、心前區不適等。

無胸痛而表現爲上腹痛:伴有噁心、嘔吐等,易誤診爲急腹症。

無胸痛而表現爲牙、咽、頜、頸、肩、背、臂痛:罕見的頭部、大腿及足趾疼痛,易誤診爲骨、關節或軟組織等局部病變。

除這些情況外,還伴有胸悶憋氣、出汗、面色青紫或蒼白、煩躁不安、心慌、血壓下降等,一定要警惕可能發生了急性心梗。

發生急性心梗,如何現場急救?

一般而言,很多人只知道發生了“胸痛”,不一定分得清是否發生了急性心梗,可以進行以下處理:

絕對臥牀休息

保持一個安靜的環境,減少對患者的精神刺激,儘量不要或減少對患者的搬動。患者如果呼吸困難,不能平臥,應幫助患者取坐位或半臥位,以使呼吸困難減輕。

吸氧3~5升/分鐘

具有醫療與心理安慰的雙重作用,還可增加心肌的氧供,減輕症狀。

立即撥打急救電話

患有急性心梗的患者千萬不要自己去醫院,必須立即撥打急救電話120。由急救人員做了必要的處理,根據病情決定轉運時機。

立即進行心肺復甦

急性心梗隨時可能發生猝死,應立即進行現場心肺復甦,及時使用AED(自動體外除顫器)。

如何預防急性心梗的發生?

無論高血壓病、冠心病、腦血管病、糖尿病,還是癌症,這些都是生活方式病。

熱量攝入過多、吸菸、缺乏運動、肥胖、酗酒、熬夜、久坐不動、性格急躁、心理壓力大、不良的婚姻關係等等危險因素作用於機體以後,大大增加了患上這些生活方式病的幾率。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拒絕“三高”(高鹽、高脂、高糖),合理膳食。

適當運動

一旦發生動脈硬化,幾乎沒有使其逆轉的辦法,適量運動可以使動脈硬化減輕,從而降低急性心梗的發生率。

保持愉快的心情

平時保持良好的心態,減輕心理壓力,避免出現過於焦慮、緊張或者過度興奮的情況。

世界衛生組織召開的

國際心臟健康會議

提出了健康的四大基石:

合理膳食、適量運動

戒菸限酒、心理平衡

這短短的十六個字箴言

就是我們健康生活的指導原則。

只有倡導健康生活方式

才能避免或減少

包括急性心梗在內的生活方式病

本文專家:賈大成,北京急救中心資深急救專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