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楊麗萍“不生孩子”引發爭論,董藩:明星宣揚“女性不生育”的觀點不合適

楊麗萍曾說我是生命的旁觀者 我來就是看一棵樹怎麼生長

北京師範大學管理學教授 董藩

出品 | 搜狐智庫

編輯 | 徐小奇

6月7日,知名舞蹈家楊麗萍未婚未育,有網友在其社交賬號下評論,“一個女人最大的失敗是沒一個兒女”。此評論立刻引發熱議,陳數等女星紛紛發文否定這一看法,直言 “女人的價值不是用來生兒育女。”

6月9日,北京師範大學管理學教授董藩在社交媒體中反對陳數的觀點,認爲女性不生育是反人類的,引發衆多爭議。

搜狐財經就此連線了北師大教授董藩,採訪其對此事件的具體看法。

“我們現在如果不生孩子,那我們哪兒來的。人,非常重要的就是強調勞動力的再生產,所以我不想再談這個問題。”董藩說。

董藩認爲,陳數的觀點講的是整個女性,這並不合適。

他解釋,如果說個人沒有遇到合適的人,或者身體上有什麼原因,或者是想要孩子,一直沒有要到,這些都可以理解。還有極個別人,特別優秀的人爲了事業不生育,這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宣揚,並且把不生育當做女權的一個內容表現,這就不合適了。有人說將來不靠孩子養老,那你進養老院不也是別人的孩子在伺候你嗎?即使再有錢也需要別人孩子伺候你。”董藩說。

董藩認爲,宣揚女性不生育這一觀點,對社會將產生非常大的影響。中國勞動力的緊張已經顯現,且日本當年衰退就是因爲有很多人不生孩子,沒有勞動力供應。

他強調,科技創新靠年輕人,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也是要靠年輕人,照顧老人等社會保障工作全是靠年輕人。

“現在的年輕人現在慢慢都工作了,父母已經退休了,父母慢慢地就要靠你來去幫助他做很多事情。他們生病去醫院誰來管?這叫天道。照顧小孩、撫養小孩,將來贍養老人這是天道,人爲的切斷是不合適的。”董藩指出。

董藩表示,從社會發展角度來講,需要人,需要年輕人。我們需要進一步的發展壯大,而不是萎縮。從家庭角度來講,我們要想不成爲社會負擔,家庭內部就要互相起到這樣的作用,即老人贍養小孩,小孩長大贍養老人,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

董藩指出,楊麗萍並沒有宣揚這件事,而陳數宣揚這件事情是不合適的。“沒有生孩子的我們表示理解,想要孩子沒有要到的我們遺憾同情。但是,不僅僅是中國,對全世界來講,生育都是必要的。如果大家都丁克的話,人類不就滅絕了嗎?

【搜狐智庫:聚集學者與企業家智慧,把脈經濟趨勢。如有意投稿或聯繫現場報道、訪談、節目合作事宜,請發郵件至[email protecte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