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科学坐月子有讲究,记住“三做三不做”,坐月子的宝妈知道多少?

坐月子,是中国女性亘古不变的传统,产后恢复的好不好,关键是看月子坐的好不好。

而且还有这样的一种说法,月子做的好,还可进一步改善女性的体质。因此,建议女性一定要做好月子。

坐月子的原因—产妇月子没坐好,整个人看起来有老态

曾经接触过这样的一位宝妈,她说她坐月子的时候,因为不耐烦婆婆经常说她在月子期间,什么都不干,太舒服了,就提前出了月子。

结果,之后的身体就受到了影响,感觉身体的代谢、皮肤、气色等都变差了,整个人看起来非常的老态。

还说,现在怀了二胎,等生了之后,不论婆婆说什么,都要做好月子,恢复身体。

其实,这位妈妈这么重视月子,没有错。原因是,坐月子,本来就是给自己刚生产过的身体一个恢复的42天的时间。

在这42天的时间内,因生产受到影响的激素、子宫、盆底肌等,都会慢慢的得到稳定恢复,这对身体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在月子期间,没有好好的坐月子,结果可想而知,身体没有恢复好,还有可能落下一辈子的病根。

因此,建议产妇在坐月子的时候,为了身体得到恢复,一定要谨记这“三做三不做原则”。

三不做

1. 不要生气、不要哭

在中医上,有这样的说法:肝火旺,容易生气,而且肝通常与眼睛有关。

因此,在坐月子期间,如果生气和哭,是会影响到肝功能的,并且有可能还会对眼睛造成伤害。

虽然刚生产后,产妈因受到激素变化等多种原因的影响,会容易出现焦虑、忧郁等情绪,从而影响身体的恢复。

但是为了健康,建议产妈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2. 不要一直卧床

生产过后,一直卧床,其实是非常不利于身体的恢复,需要下床进行一些适当的运动。

即使是剖腹产的产妇,也应该在合适的时机,下床进行一些锻炼。

3. 不要同房

月子期间同房,第一不利于产妇身体的恢复,造成伤口的二次裂开、出血等损伤;

第二产妇内部的恶露等还未排出干净,可能诱发感染的后果。

三做

1. 保证充足的睡眠休息

刚生产过后的产妇,身体可以说处于一种气血亏空的状态,需要充足的睡眠休息,保证气血的恢复。

而在坐月子期间,为了给孩子喂奶,心系孩子等,很多产妈是睡不好的。

一项调查研究发现,为了照顾孩子,有20.2%的产妈在做月子期间,没有到得到充足的休息。

因此,为了身体状态的恢复,建议产妈可以平衡好照顾孩子和自己的睡眠时间,得到充足的休息。

2. 进行合理的饮食

在刚生过孩子的一周之内,不建议吃一些容易给肠胃造成负担的食物,可以吃一些容易消化的、清淡的、小米粥和青菜等。

在1周之后,可以循序渐进的慢慢的添加一些营养口味清淡的食物,还要注意不要因饮食影响到奶水。

3. 注意卫生清洁

生产过后,因为受到身体变化的影响,有些产妈身体会非常容易出汗,因此,需要及时的更换贴身衣物,以免引发感染。

而且要清洁好恶露,避免感染;洗头的次数可以保持在一周一次,在洗完之后,要赶紧吹干头发,做好保暖。

【妈妈寄语】月子做的好不好,影响着宝妈身体的恢复,也影响着宝妈今后整个人的状态,因此,不论再急,也建议女性做好、做足月子。

【今日话题】你知道坐月子期间的“三做三不做”原则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