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B站更換開屏,進一步對標YouTube?

網視導讀:隨着嗶哩嗶哩更新了6.2.0版客戶端,開屏的2233娘消失不見。對此,在B站的相關回復中表示此爲正常的形象升級,即將在8月迴歸。但是,單薄的小電視和蒼白、無代表性的標語還是讓這件事顯得不似那麼尋常。

在網絡的種種議論中,有一種觀點認爲,這代表着B站進一步“去二次元”化。

從虧損到盈利,B站的二次元吸金力

2015年之後,B站營收開始了扭虧爲盈。其中代理遊戲+聯運收入佔比非常高,2015年的時候收入只有1億元,而2016年已經達到了5.24億元。

更加直觀的是後來B站自己的披露,據B站向納斯達克遞交的上市招股書顯示,2017年遊戲營收佔比達到83.4%,其中《命運冠位指定》(後文簡稱FGO)佔比遊戲業務的71.8%,總營收的半數以上,碧藍航線約12%,FGO盤活B站並不是一句空話。

依靠一款遊戲,B站在2017年收到了豐碩的成果,這款在日服開服前並不被人當做熱門而B站早早談下的遊戲,從2016年9月起,成爲了B站崛起的堅定基石。

然而,這畢竟是一款代理遊戲,於B站而言,這並不穩固。

即使當初FGO的合同是在遊戲尚未火爆時簽下的代理合同,以情理而言分成並不會太黑,但代理始終是代理,給開發者的分成是問題,在初版合同期滿後,後續合同續約的問題,也成爲B站這一“支柱產業”內蘊含的雷區。

更加嚴重的問題是,花無百日紅。即便現在的FGO依然是二次元遊戲、抽卡類遊戲的領軍者,但不得不說,從《陰陽師》到《明日方舟》,越來越多的優秀遊戲出世,無論日產、國產,如果真的將FGO作爲支柱,那麼B站無疑會在越來越多的競爭者入局後,面臨各種危機。

B站以ACG相關的宅文化起家,且最早進行商業化運作,幸運挖掘出其中的金錢潛力,直到現在,在ACG文化愛好者的圈子,它都依然有着無與倫比的影響力,但是,當二次元的金錢支柱並不足夠牢固,當對二次元文化的挖掘已經到了一定深度,轉型已經是大勢所趨。

近兩年的運作後,2020年Q1的財報顯示,B站50%的營收依然來自於遊戲,但好在已經在擺脫極度畸形、不穩定的單支柱模式。

VLOG、直播、文化圈,B站的多元內容

從B站建立開始,就與其他三大視頻網站不同。PGC的模式下平臺提供大部分內容,而UGC模式的B站,用戶上傳了全站80%的內容。

從最初最熱門的動畫、遊戲區和特色鬼畜區,直到後來生活區、影視區崛起的百花齊放,在吸引越來越多用戶的同時,B站的生態逐漸變得更加多元化。

同時,在自主投資紀錄片、與DISCOVERY達成合作打造的紀錄片分區,在社區氛圍+資金不利下於VLOG更好的土壤,B站一直在試圖挖掘更多的分類圈層。

在直播上,B站也下了更多本錢。19年12月初,B站三年8億拿下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獨家直播版權。同年12月,馮提莫入駐B站。無論是發展越來越好的電競直播,還是挖來鬥魚女神,都代表着B站發展直播的決心。

而從2018年起,共青團中央和B站共同發起的“中國華服日”活動涵蓋線上線下,更代表着B站成爲各類小衆文化的聚集地和發揚的風口。

在種種宣傳中,B站的代表稱呼早已經不是ACG文化的大本營,而是“年輕人的文化社區”。對於這樣的情況,B站喜聞樂見,並在幾年的發展中開發、優化頻道功能,爲愛好者們提供共同繁榮小圈子的土壤。

現在,B站已經擁有多大2484個頻道,涵蓋了許許多多的內容與文化。

這實際上對標了外網的YouTube。

作爲同樣UGC模式的網站,B站與YouTube有許多的相似之處,然而在二者之間,最大的區別可能就是起家模式與標籤的不同。

儘管B站努力的去標籤化,但ACG相關的標籤始終作爲B站的特色與招牌成爲網站的第一印象。即便綜合來看,在內容上,B站的內容愈發包羅萬象,但是ACG文化進入國內不超過30年的歷史,還是讓B站的年輕化可以說是在此影響下的必然起步。

或者說,想要成爲中國YouTube,讓用戶年齡圈層以年輕更廣一步,二次元標籤或許也是一種阻礙。

ACG用戶對B站的粘性,也成爲了B站此次突兀下線開屏動畫後“地震”的源泉。B站的另一特點高留存率、高活躍度的背後,是用戶對平臺的信任和喜愛,所以在看板娘突兀下線後,纔會有極高的討論度。

儘管理智上可以勘定,B站依然會在ACG文化圈有着高投入,但爲數不少的用戶依然有被捨棄一般的背叛感。

結語

作爲嗶哩嗶哩的形象“代言人”,22娘與33娘已經誕生十年之久。十年前同時高票“出道”的站娘姐妹,早已是嗶哩嗶哩文化符號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B站不斷前進、拓寬圈層的願望,則代表着B站的未來。

今年的8月16日,2233娘即將正式上任十週年,正在B站預告的時間點前後。可以期待在十週年之際,她們將重新迴歸,與B站重新起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