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必洛位於獨龍江北端,也是高黎貢自然保護區的最北段。麻必洛河是獨龍江源頭的重要支流之一,河長33.4 km,流域面積達268km²。

麻必洛過去是獨龍江去往西藏察隅縣察瓦龍鄉的重要通道,但隨着時代的發展,這條老路逐漸被遺忘,每年偶有兩三幫驢友通過的痕跡。爲了對該區域進行巡護與監測工作,貢山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在熊當巡護小組的陪同下,走進麻必洛這神祕的區域進行探索。

從彩虹橋,一路向北出發......

從熊當過彩虹橋,一路向北出發。轉眼即到普爾老村,幾間破舊的房屋以及農田的痕跡,遺留下幾絲老村的氣息,讓人懷念。

一路沿着河水,過橋,涉水,爬坡......

爬至曬都臘卡,對岸懸崖巧奪天工,貌似幾個數字,又貌似有猴頭等,崖壁山堆細枝腐木,據傳是雕留下的窩。如此奇特的懸崖,想必是一個充滿傳奇色彩之地。

木當老村,依舊是多年前的模樣.....

木當老村相間的小路,田周的籬笆、小賣部,學校痕跡,依舊是多年前的模樣。

張吧當(爲地名),是此行的一道風景線.....

經過一天的行進,下午到達張吧當,這裏地勢平坦,據說是獨龍江區域內最大的一塊平地。

豐富多樣的菌類繁盛於古樹、腐木乃至地上,給古樹腐木增添了多彩的外衣。

察瓦龍老路,

舊時的指路標依舊存在,是滿滿的回憶.....

沿着平地一直前行至中途,“青春不在”留下了指路性指示,預示着康莊大道已結束,後續將是無盡的爬坡。傍晚,到達宿營地,工作人員搭起來帳篷,生起了篝火,準備着伙食。

晚飯過後,疲憊的身軀無法抵擋睡意,圍繞着篝火靜靜的修養,爲明天的工作養精蓄銳。

後續的幾天,重複着搭橋、過河、爬坡去更深的林處找尋野生動物的蹤跡。在密林深處佈設紅外相機,偷窺林間發生的各種奇妙的事件,算是勞累中的一種樂趣。

在野外,宿營地是暫時的心靈港灣,晚歸望見宿營地心中生起竊竊自喜。飢渴難耐的工作人員藉着篝火、電筒享受起了野外燭光晚餐。

回家的路......

經過幾天飽受風霜,回家使大家異常興奮。急於回家的“剛子”不走常路,直抄近道,而護林大哥休息途中玩弄起手藝。

行程最後一站,大家留下行程的合影作爲留念。

這是貢山自然保護區保護工作者巡護監測工作的一次寫照,無數的巡護監測工作離不開一線護林員們的付出,在此表達對護林隊伍的敬意。

圖/文:李迎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