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演員李準基」比顏值更撩的,是他開掛的演技

來源:錦衣夜行君

李準基出道迄今十六年。釜山國際電影節、青龍電影節、百想藝術大賞等各類重量級獎項,拿獎拿到手軟的他,還是韓國電影首創千萬級票房的20代青年演員。打破韓國觀影史紀錄的《王的男人》令他站到的高度,許多人終其一生也很難站到。

新人期爆紅,出道即巔峯,很難說是幸還是不幸?起點太高,此後便只剩衛冕!十六年波瀾壯闊,一路風刀霜劍。堪稱“造星流水線”的韓娛圈人氣更迭頻率高,殘酷又現實。波波新人比茬茬韭菜長得還快。舞臺哪裏會只爲一人保留?難!難!難!

好在他是李準基!有“投胎式”演技的李演員!精靈般的存在啊,他一出道便彷彿自通任督二脈。盯着他的影像,會時常由衷感嘆:他沒演,他就是這人啊!

功夫分流派,表演亦有派別。體驗派與方法派同宗同源,相信情境“演誰是誰”。只是體驗派樸直到不允許自我欺騙。表現派則鼓勵創造情境、設計技巧“演誰像誰”。是不是瞭然李演員師出何門?沒錯,他曾在訪談中自詡是沒天賦有努力的體驗派!

李準基能夠駕馭的角色跨度很廣。雖然偏好“英雄養成”的路數,但他賦予每個角色獨立的靈魂。完全沒有過去角色與當前角色相互碾壓的痕跡,這是因爲他自我砥礪的功夫已深到能從外形、動作、氣質、眼神、臺詞、腔調……不斷摒棄、超越自己!

飾演過的所有角色都有獨特吸引力,這對演員來說多麼值得自豪。事實上,韓國影壇能駕馭寬廣題材的演員不少但老戲骨居多,才貌並舉的青年才俊不多見。而李準基是真正意義上的“千面小生”。

當然,技術是幫助演員找到適宜途徑的“工具與方法論”,而並非侷限發揮的“桎梏”。所以各流派間有技術與心理層面交集,因此李演員也有自己“表現派”的奇淫巧技。最典型的,莫過於在角色塑造時爲強化個性特質,而設計口頭禪與習慣性動作。

你或許早已發現,每個導演都不吝在片中大量給予他面部大特寫,那真不是持顏行兇,而是他入髓入骨的微表情在鏡頭下纖毫畢現、潺潺流淌,實在出彩。身爲演員,臺詞功力、肢體反應、眼神表達這三項基本修煉,李準基可以說拿到了滿分。

真實、自然、樸素,功夫在情理分寸。表演純粹,技爲戲用,藝爲情使,我們看劇時常會浸入情境而忘我。沒錯,看他的戲就是看戲,而非看李準基!

出道之勵志已被《崢嶸之路:韓國最熱門人物TOP35勵志人生》收錄,人生還要給他加碼施壓。因敏感話題爲民衆發聲及參演民主電影《華麗的假期》而木秀於林的他,遭遇政治封殺與特召入伍。命運將他拋擲在世事的老君爐,逼着他脫胎換骨!

被不可抗力切斷流量通路,然而李準基不肯逆來順受!扛住風刀霜劍,嚥下辛酸苦辣,逐光而行的他挺住了!既然不能把控資源了,那就把關題材視角。既然無法左右世界,那就做好自己。蚌在磨難中接受傷痛,等待沙礫最終被時間打磨成珠……

李準基最擅長的哭戲更絕。哭,情緒從隱忍、掙扎、撕扯再到崩盤,不是水銀瀉地,而是鈍刀割肉,層次感強到會營造出現實扭曲力場,轉嫁疼痛給觀衆!

他是“演技活火山”,低調形式美感下蘊藏着豐富內涵。他詮釋在角色上的美是內在生命張力的美。他演戲的節奏牽制着觀衆的心理節奏。他從入鏡的瞬間就在牽引,控制觀衆的心理過程與情緒起伏。而他的背影出了畫面,觀衆的心還怔在戲中!

有人需要舞臺來爆紅,而有人則把生命交給舞臺。將自己揉碎注入角色,賦予他們活的靈魂。他就是角色,無需“演”。這便是真正的演員,李準基!

免責聲明:文字及圖片來源於網絡,僅供學習、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業用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問題請及時聯繫我們以作處理。本聲明未涉及的問題參見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當本聲明與國家法律法規衝突時,以國家法律法規爲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