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火撩人,銅鍋沸騰,肉還沒涮,也不知道啥玩意這麼香!筷子未動,哈喇子先自行奔湧:現在就控制不住了,一會兒可咋整?

別笑話我饞,你能你坐這來試試呀!

跟眼前這口銅火鍋相比,以前喫過的銅火鍋可能都是孫子輩兒的。

它學名叫烏拉滿族銅火鍋,來自吉林、被封非遺、擁有130多年曆史,是老北京銅火鍋的爸爸,是東北銅火鍋的爺爺。在瀋陽,只有這家小店能喫到它!

好多第一次來喫的人都會有滿腦子的問號:它跟其它的銅火鍋有啥不一樣?

不一樣的地兒可多了,一時半會兒都說不完。不如坐下摟一頓,邊喫邊領會你就啥啥都懂了——

烏拉祕製養生湯鍋底

不是老北京火鍋的清湯涮肉,不是東北銅火鍋的酸菜上面鋪海鮮,烏拉滿族火鍋的第一個祕密,就藏在這賊拉費勁的鍋底裏。

三道工序

豬骨、牛骨、老雞熬第一遍湯;加入螃蟹、蠣蝗、小魚熬第二遍湯;銅鍋底鋪上蝦米、紫菜,倒入原湯,熬第三遍湯——三次增鮮完畢,才獲得上桌許可。

一鍋一熬

第一遍湯,由老闆每天早上到店親自熬。第二遍、第三遍,則是來一桌顧客,現場熬一回。新鮮的湯底新鮮出鍋。

比例精確

大到螃蟹、蠣蝗放多少合適?小到蝦米的克數都要較真。比例對了味兒纔是烏拉滿族火鍋的味兒。

開鍋第一口,必須要乾一碗湯!巨鮮!

注意:千萬別等湯煮久了在喝湯,會鹹。

五花肉+酸菜+血腸,滿族最熱愛的三大食材,都在這口銅鍋裏發光發亮了!

精選豬五花

老闆想把排骨上的好肉放到五花肉上讓大夥兒喫,所以店裏的五花肉都是下五花。

先烤再煮,保鮮膜固定擠壓

想要五花肉不膩不油,所以一塊五花肉也要經歷三次排油:先烤,再煮,最後保鮮膜固定擠壓。

原來這一塊白白胖胖、嘚嘚瑟瑟的大片五花來得這麼不容易,難怪有用力一抿就化了的魔力。

烏拉銜酸菜

酸菜沒啥特別的,就是自家地窖裏拿出來的,無非就是無添加唄。但煮出來的味兒,就是不一樣。

自制血腸

下鍋半分鐘,血腸就變成了“小碗”,這是它又熟又嫩的最佳火候。舀血腸的動作一定要溫柔,不然“碗”破了,裏面的湯就灑了。

注意:酸菜、血腸、豬五花一定要跟蒜醬是絕配!

一大扇羊排,大師傅手起刀落,幾下就剃掉骨頭、修好邊角,只剩下肉。來自錫盟的散養羊,鮮切有鮮切的妙處,肉卷有肉卷的神奇。

手切羊上腦

一頭羊身上只有兩小條上腦,又瘦又嫩的部位,天天都不夠賣。

手切羊肋條

肋條肥瘦相間,把草原的氣息帶到火鍋裏。曾經馬背上打天下的滿族人,力量都是它給的吧。

有機甘‮肥草‬羊

一片羔羊捲到底有多大?羊的肋條部位有多大,它就是多大!頭一回見到拿整個羊肋條來刨肉的,誰敢質疑料不真?

注意:肉要涮着喫,稍微變色就好了。

醬料自己調,但我推薦:麻醬+腐乳+韭菜花。

韭菜花是內蒙古野生的,跟哪都不一樣。

滷水凍豆腐

蜂窩眼兒又大又多,質感硬實扛煮,多久都不會爛在湯裏,入口還有海綿一般彈彈的韌性。

凍豆腐是老闆農村親戚家弄來的,滷水的、手工做、沒挑過豆皮兒,所以味道更濃。

老式烤餅

‮麻芝‬醬味兒的烤餅,一口咬下去直掉渣。一個的分量能喫飽一個小姑娘。

祕製烏梅汁

不甜、濃稠,烏梅汁剛下去一半,裏面的大烏梅就露出來了,用料到位了,味道不會撒謊。

小店不大,人卻不少,來的好像跟老闆都挺熟,拖家帶口的大人小孩兒喫的都挺好。

這家小店開了4年,被周圍的熟客養成了桌桌不剩菜、基本不打折、來之前最好預約、到店要跟老闆嘮嘮嗑的習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