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農家女被冒名頂替上大學:16年後頂替者被發現,學歷將註銷)

高考“落榜”16年後,心懷大學夢的陳秋媛(化名)打算報考成人教育學校,來填補心中的遺憾。然而,在信息填報時她才發現,“陳秋媛”已經在山東理工大學“就讀”過,並順利畢業,只是學信網上的“陳秋媛”,照片欄上是另外一個陌生女孩的頭像。

原來,在16年前,她被另外一個“陳秋媛”冒名頂替上了大學。出身於貧困農家、以爲自己落榜的陳秋媛命運從此發生改變,收拾行囊,踏上了漫長的打工生涯。

“搞不懂,爲啥偏偏選擇了我們?”6月8日,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陳秋媛的丈夫李浩(化名)說,過去這些年,受學歷所限,陳秋媛輾轉多地辛苦打工,但同時也在尋求提升學歷改變命運,“現在知道真相她很崩潰。”

6月3日,山東理工大學在其官網發佈一則《關於對陳秋媛進行學歷註銷處理的公示》。公示稱,“經過資料收集、學院聯絡覈查和學校審覈,我校2004級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學生陳秋媛系冒名頂替入學,經學校校長辦公會議研究決定,我校將按程序註銷陳秋媛學信網學歷信息。”

頂替者是什麼人?通過什麼方式進行了頂替?爲何學校和相關部門沒有發現?這一切陳秋媛至今未得到解釋。“我們希望能夠有個調查結果,並且能得到頂替者的解釋和道歉。”李浩說。

6月9日,山東理工大學宣傳部相關工作人員向澎湃新聞表示,學校對此事高度重視,第一時間成立了調查組,正在全面調查覈實。但同時他也表示,因爲事件時間跨度大,需要進行更全面和細緻的調查。山東省教育廳新聞中心負責人則表示,如查實,一定依法依規嚴肅處理。

“落榜”

李浩說,由於妻子陳秋媛目前情緒並不太穩定,暫由他出面向媒體介紹一些信息。

據其介紹,陳秋媛1984年出生在山東省冠縣一貧困戶家中,家裏還有一個哥哥。2001年初中畢業後,陳秋媛進入離家十幾公里的冠縣武訓高級中學就讀。在日常學習生活中,她總是省喫儉用。

在家人眼中,陳秋媛很努力,她希望通過讀書可以改變自己和家裏的命運,獲得更好的生活。家人也很支持,她父親曾說:“要是女兒能上了大學,就算是砸鍋賣鐵借錢,家裏也會讓她去讀。”

2004年6月,作爲理科生的陳秋媛參加完高考並填報志願。時隔16年後,她再回憶報考的細節時已經有些模糊,只記得當時自己曾填報了三個志願,前兩個志願報了上海高校,第三個爲山東理工大學(本科院校,也含專科專業)。

李浩介紹,當時信息沒這麼發達,都是電話查詢高考成績,只知道考了500多分。直到今年她才查到,自己的高考成績爲546分,這分數在當年並未達到理工類本科三批錄取分數線,但達到了專科的分數線。

澎湃新聞注意到,山東省招生辦曾通過媒體發佈2004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意見的情況。據介紹,當年高考錄取爲六批進行,分別爲提前批、本科一批、本科二批、本科三批、專科(高職)一批、專科(高職)二批。本科批在6月底填報,專科批在7月底填報。

“如果是專科錄取,她也是願意去的。”陳浩介紹,沒有等到心儀的錄取通知書,“落榜”的陳秋媛感到格外失落,之後收拾行囊踏上打工生涯。受學歷所限,陳秋媛只能幹餐館服務員等基礎工作。

時隔16年,才知被冒名頂替

但陳秋媛並不認可當下的命運,一直在尋求改變。

今年5月21日,陳秋媛打算報考曲阜師範學院的小學教育專業(專科),當晚登錄學信網查詢信息時,竟然發現一名姓名和身份證號與她相同的“陳秋媛”,頭像顯示確是另外一個陌生女子。資料顯示,“陳秋媛”於2004年9月進入山東理工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專科)學習,2007年7月畢業。

剛開始陳秋媛和李浩都還不太相信,李浩還調侃說:“媳婦兒你有學歷啦,你有大學畢業證了,你還報什麼成人高考啊。”後面兩人覺得不對勁,就開始聯繫學信網客服、公安局,詢問有沒可能是身份證號重複導致出現了這一情況。公安民警則明確答覆說,身份證號不可能重複。

預感到事情嚴重性後,陳秋媛開始聯繫山東理工大學。李浩介紹,5月22日接到陳秋媛和家人的舉報後,山東理工大學於5月26日組成調查小組,到陳秋媛的家中進行家訪,在確認陳秋媛沒有就讀於山東理工大學後,校方表示將會積極調查取證。

之後,李浩也陸續向冠縣公安局、教育局、紀委反映,找到此前的高三班主任,都沒有結果。

李浩表示,目前山東理工大學調查組已經聯繫到頂替者,頂替者在縣城附近一個鄉鎮單位上班,但是頂替者叫什麼名字及其他情況,學校調查組未對其介紹。

“如果當時上了大學,她也許就沒有那麼辛苦了。”李浩說。

目前,李浩一個人在天津打工,陳秋媛則在老家帶着兩個孩子,同時還要照顧腿腳不便的公公和其他家人,和丈夫一直處於聚少離多的狀態。

校方發佈學歷註銷公示

“妻子情緒很崩潰。”李浩說,他們希望能夠有個調查結果,並且能得到頂替者的解釋和道歉。

山東理工大學發佈因冒名頂替入學進行註銷學籍的公示。來源:山東理工大學官網截圖

6月3日,山東理工大學在其官網發佈一則《關於對陳秋媛進行學歷註銷處理的公示》公示。公示稱,“經過資料收集、學院聯絡覈查和學校審覈,我校2004級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學生陳秋媛系冒名頂替入學,經學校校長辦公會議研究決定,我校將按程序註銷陳秋媛學信網學歷信息。”

6月9日,澎湃新聞針對此事聯繫山東理工大學宣傳部。相關工作人員回應稱,學校對此高度重視,學校已經第一時間成立了調查組,正在全面調查覈實,目前學校已按相關規定程序對學歷進行註銷。但同時該工作人員也表示,因爲目前事件時間跨度大,需要進行更全面和細緻的調查。

當天晚上,澎湃新聞再次查詢山東理工大學發佈的學歷註銷的公示,該公示已無法直接點開閱讀。提示信息稱“您沒有權限訪問”,需提供用戶名、密碼和驗證碼。

9日下午,澎湃新聞聯繫陳秋媛高中所在的冠縣教育局招生辦,該辦工作人員表示對此事並不知情。隨後,澎湃新聞聯繫上山東省教育廳新聞中心主任宋全政,他表示目前對陳秋媛被冒名頂替事件並不知情,若情況屬實,省教育廳將會對其展開調查並依法依規處理。宋全政向澎湃新聞提供了一個分管學籍部門的聯繫電話,當天下午電話始終處於無人接聽的狀態。

在過去高考志願填報過程中,哪些環節可能出現紕漏給予頂替者可乘之機?澎湃新聞對此諮詢了教育學者熊丙奇。

熊丙奇表示,在信息不夠發達的年代,可能有兩種情況會導致考試的信息被盜用:一種是頂替者勾結當地的政府部門,將被頂替人的學籍檔案從檔案庫裏調出,持有被頂替人的檔案到大學去報道;第二種情況就是頂替人將身份信息全部更換成被頂替人的信息,然後去錄取被頂替人的大學去報道。

“有的大學對於新生入學可能存在不嚴格,就很容易導致一些冒名頂替者鑽空子。”熊丙奇表示。

熊丙奇認爲,在當下信息技術發達的大背景下,電子檔案成爲現在的主要信息渠道,改變一個人的檔案便會影響到很多方面,給予頂替者投機倒把的機會越來越少,也越來越困難。

他建議,若發現自己的檔案被盜用或修改,應第一時間向公安機關報案並追究篡改者的責任。

相關推薦
  • 山西省教育廳:仝卓事件受關注高 正抓緊處理
  • 教育部:嚴格國際學生申請資格 不滿足者可參加高考
於正心 本文來源:澎湃新聞 作者: 王選輝 洪莉圓 鄭旭 責任編輯:於正心_NBJS4652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