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雅安埋壓事故隧道屬災後重建工程,隧道內曾出現路面滲水問題

四川省雅安市一隧道出現洞頂內襯局部脫落,砸中麪包車致一人死亡。事發隧道曾被反映有路面坑窪損壞、滲水等問題。

10日,雨城區應急管理局辦公室一名工作人員告訴澎湃新聞,事故原因正由公安等部門在調查,有新進展會在官方微博發佈。

澎湃新聞檢索相關信息發現,青鼻山隧道系國道108線雅安至菩薩崗段災後恢復重建工程,於2010年對外發布隧道監控量測招標公告。

2010年6月7日,雅安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官網公佈的一份《國道108線雅安至菩薩崗段災後恢復重建工程施工G2標段(雅安繞城段)青鼻山隧道監控量測招標公告》,該公告顯示,國道108線雅安至菩薩崗段災後恢復重建工程施工G2標段(雅安繞城段)青鼻山隧道全長583米,淨寬12.0米,淨高5.0米,隧道穿越Ⅳ圍巖231米,Ⅴ圍巖352米。

招標公告中表明,該項目施工G2標段(雅安繞城段)施工招標已於2010年2月9日開標,中標人爲黑龍江省華龍建設有限公司,現已簽訂合同。

澎湃新聞梳理發現,青鼻山隧道曾在2019年有路面損壞情況,重要原因是隧道內有段路面存在滲水問題。

雅安市人民政府曾於2019年1月轉發雅安日報文章稱,雅安市區北外環線青鼻山隧道路面損壞嚴重,相關部門正制定解決方案。

文章稱,青鼻山隧道內有很長一段路面坑坑窪窪,損壞嚴重,部分路面凹處還有積水。司機行至此路段時,需放緩速度,小心通過。

雅安市城鄉規劃建設和住房保障局城市建設科科長鄧勝在接受雅安日報採訪時表示,此路段經常損壞,情況較複雜,不僅是簡單修繕的問題。

鄧勝表示,從2018年以來,雅安市城鄉規劃建設和住房保障局就對此路段修繕過多次。距現在最近一次修繕是2018年12月左右,短短1月時間,該路段再次損壞。現在,北外環線的車流量是原來設計時的一倍,可以說北外環線確實承擔着很大“壓力”。

對於路面損壞原因,鄧勝表示,車流量大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隧道內有段路面存在滲水問題。

澎湃新聞注意到,2019年,曾有人大代表就北二環青鼻山隧道改造提出相關建議,建議中提到,對青鼻山隧道進行全面改造等事宜。

2019年12月4日,雅安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對市第四屆人大第四次會議第134號建議答覆的函稱,青鼻山隧道由市交通局組織修建,於2018年5月移交市政管理。目前,由市政公司進行維修維護。2019年1月,該局安排市政公司對青鼻山隧道進行了維修,對隧道內路面瀝青進行了重新鋪設,排水系統進行了重新梳理。二是青鼻山隧道建設時設計爲雙隧道,因資金問題,暫修建了一側。下一步該局將根據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適時啓動另一側隧道的建設。

2020年6月10日10時25分,據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區應急管理局官方微博@雨城應急管理通報稱,2020年6月10日07時24分,雨城區青鼻山隧道中段出現洞頂內襯約10平方米局部脫落,砸中一面包車,造成駕駛員一人死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