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可謂冰火兩重天,從上海市場的漲跌比例看,有接近600家個股上漲,而1000家公司下跌,所以滬指下午15點收盤下跌了12個點在情理之中。

不過你要看看深圳成分指數,似乎結論就不是這樣了,收盤時上漲的個股家數達到840家,而下跌的家數1300多家,按理來說今天深圳成分指數漲幅可是接近0.5%,這其實還不算什麼。創業板指數更是離譜,收盤時漲幅接近1%,而上漲的家數只有309家,下跌的家數仍然佔據多數達到了487家。

如果說滬市因爲今天指數是下跌的,那麼多數個股下跌這個能夠理解,而深圳成分指數和創業板指數顯然是上漲的,理應上漲個股的家數大於下跌的家數,但實際的現象仍然是多數個股在下跌。

怎麼去解釋這個現象呢?

這就是所謂的常態化下的分化格局,這話聽起來雖然有些繞口,但是真實的盤面現象,你就拿深圳市場來說,當前成交金額比較大的幾個品種都是帶動指數的核心,比如說京東A、立訊精密、東方財富和寧德時代,這些品種目前的成交都比較活躍,尤其是京東方A今天大漲了4%,立訊精密的漲幅更是接近6%,東方財富全天收出了紅盤,在這些對指數影響比較大的成分股出現比較好的表現的時候,指數通常是很難跌下去的,而當大多數個股下跌,權重大的個股上漲似乎就掩蓋了市場的一些真相,那就是主流資金集中在一部分品種上運作,而多數下跌的品種實際上被市場拋棄了,這就是指數你看起來表現的很中性,似乎很弱,然而賺錢效應在局部卻表現的異常明顯。

從這波最低點的時候我在關注一家開放式混合基金,當時滬指的點位在2646點,如今指數在2900點附近的漲幅也就是10%,而這家基金從2646點的淨值1.14元到目前的1.5元去進行漲幅計算大概達到了31%,大家可能不理解,並且會籠統的認爲指數上漲的時候基金淨值才能上漲,但是實際情況是,指數越是盤整,對基金抱團來說獲得的收益似乎更明顯一些,而對按照指數操作股票的投資人來說,獲利的難度就越大。

這就是說在市場不出現主流波段上漲的時候,分化將是一種常態化的現象,不見得分化了就沒有盈利機會,除了關注基金重倉的品種和市場的核心資產,你沒有別的出路,我估計今天指數真麼冰火兩重天,投資人的收益很一般,甚至出現虧損的現象,但是基金或者基金重倉股的收益都非常可觀。

這也是我今年以來爲啥一直在說要持股半倉的核心資產,或者說你覺得不錯的公司,以及部分開放式基金,原因就是這樣,機構化時代空倉或者極端式的滿倉已經不適應交易,開明的投資人早就該發現這一點。

------------

從滬指本身來說,在這裏進行盤整或者適當的向下我都覺得沒什麼不正常,你要知道2950點上方是以前的缺口,那個產生的背景是市場恐慌性的突然向下引發的,也就是說多數人並沒有來得急或者說市場給予的賣出機會,那麼指數到了這裏多空雙方產生的糾纏是難免不了的,因此形態走勢就顯得相對複雜,在這裏漲一天跌一天都很正常,而這個最終會有個突破的定論,暫時還看不出什麼,需要進一步等待。

創業板指數我原來覺得很低,或者說最近有點走軟,實際我還是判斷有誤,昨天和今天的這種走法是要朝着新高的方向了,短期繼續看好吧。

操作上持股和基金暫時不動,基金每天幾乎都有盈利。

本文代表春意萌生個人觀點,不對任何人構成操作建議,文中提到的個股僅僅是案例分析並非個股推薦,或者說作爲討論所用,不是對任何人的操作上的提示或者指導,由此產生的一切盈虧與本人無關,需要提醒的是對文中所涉及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作保證,股市有風險、入市請謹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