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是萬千職業球員趨之嚮往的夢想中的殿堂,這裏有着全球最頂級的對抗,舞臺以及曝光度。

每一年,每一個賽季,都有不同的小人物在這裏完成逆襲,打出了屬於自己的一番新天地。

但帝哥今天和大家要說的,卻是一個反其道而行之的球員:約什-柴爾德里斯。

柴德里格斯是04年被老鷹選中的首輪6號秀,在他後面的球員有羅爾-鄧,有艾爾-傑弗森,有約什和JR兩個史密斯兄弟,有伊戈達拉。

他能在高順位被選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得益於自己的身體跑跳速度。

當年還在聯盟時期,是暴力鋒線的標誌性球員,能突善扣,還曾在姚明頭上完成正面的大力隔扣。

進入NBA的前四年,柴爾德里斯的場均數據都能保持在10分5籃板1.5助攻左右,新秀賽季12場兩雙,是除霍華德,奧卡福後同屆第三多的球員。

07-08賽季,他作爲替補出戰了76場常規賽,場均可以得到11.8分4.9籃板1.5助攻,這4.9個籃板裏,包含了2.3個前場籃板,另外當賽季他的投籃命中率高達57.1%。

在最佳第六人的評選裏,柴爾德里斯位列第六的位置,屬於一個進攻效率效率十分高效,打球積極性十足的板凳匪徒。

打出了優異的表現,又剛結束自己的新秀合同,大合同自然少不了。

老鷹隊在07-08賽季結束後給柴爾德里斯提供了一份5年3300萬美元的合同,在當時這已經算是大合同了。

但是呢,柴爾德里斯拒絕了,爲什麼呢?因爲歐洲勁旅奧林匹亞科斯隊給他開出了更大的稅後3年2000萬的合同(相當於NBA的3年3250萬)。

這個巔峯期離開NBA加盟歐冠的操作,讓柴爾德里斯在之後得到了 “ 旅歐第一人 ” 的稱號。

轉戰歐洲後,因爲歐冠和NBA的規則差異問題,柴爾德里斯表現的並不出色,僅僅呆了兩個賽季便返美。

但那時候他才發現,NBA早已沒有了屬於他的位置,柴爾德里斯每場只能撈到20分鐘不到的上場時間,場均得分也沒超過5分。

被NBA淘汰後的他,還效力過澳洲NBL聯賽,17年的時候被BIG3聯賽招募,成爲了第一位加盟BIG3聯賽的NBA球員。

可以這樣說,那一次爲了錢去歐冠打球,是斷送柴爾德里斯NBA職業生涯的主要原因。

如果當時他接受了老鷹的合同,和約什-史密斯組成的鋒線組合,夠當時的東部球隊好好喝一壺了,不受傷的話,在NBA的職業生涯應該會更長。

只不過啊,歐冠給的錢,實在太多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