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遇到老人跌倒了,你會選擇扶?還是不扶?

這並不是一道倫理道德題,而是一道健康急救題!據統計,意外跌倒已成爲我國65歲以上老年人羣的首要死因,其中21%-23%的男性和43%-44%的女性曾跌倒過。全國疾病監測系統死因監測數據顯示:約20%-30%的跌倒會造成老人中度以上損傷。[1]如果你遇到家中老人或者路人跌倒,醫生告訴你以下4種老人跌倒了,最好別扶!你可能是在幫倒忙!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1摔到頭部、意識不清者

如果摔倒時頭部受到撞擊,可能出現頭顱損傷、顱內血腫等情況,摔倒後老人表現爲意識不清、失語、甚至昏厥,還要考慮老人發生腦出血、心肌梗死、心臟驟停等可能,此時盲目移動老人,將之扶起,很有可能導致出血加重、心肌缺血加重、誘發呼吸障礙等,給本就不樂觀的疾病雪上加霜。

如果遇到這種情況,建議大家在看到這種老人跌倒時,首先確認其生命體徵,若意識喪失,脈搏消失,可視爲猝死,應立即撥打急救電話,並實施心肺復甦術。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2骨折、出現假關節

有研究表明,2016年我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骨質疏鬆症的患病率爲36%,其中女性是男性的2倍。據預測,到2050年,我國骨質疏鬆性骨折的患者數將達到600萬。這也就意味着老年人在摔倒時發生骨折的概率極高。

因此,當人們遇到老人跌倒,老人在摔倒後出現肢體劇烈疼痛,或者由於關節扭曲,讓原本不應該出現關節的地方出現了“假關節”,這種情況萬萬扶不得,也不要爲老人揉患處。

因爲此時移動老人一方面會增加患者的痛苦,另一方面如果摔到了脊椎這種分佈了大量神經的敏感部位,如不小心,很可能會造成二次傷害,導致截癱等終身殘疾。

如果遇到摔倒老人骨折的情況,建議大家儘量保護老人在固定的姿勢,避免扭曲壓迫,並撥打急救電話,在醫護人員來之前,幫助老人止血,移動患者的工作要在專業人員和護具幫助下進行。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3有基礎心腦血管疾病的老人

目前我國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已達2.9億,且這一數字仍處於上升趨勢,特別是在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羣尤爲常見。而患有這類疾病的老年人,很可能因爲腦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的發作,或者服用藥物後血壓、平衡力、視覺等方面受到影響,而發生跌倒。

此時,如果患者發生腦部出血,移動傷者會讓出血加重;如果腦部發生缺血,大腦的缺氧會因爲移動而進一步加重。心血管疾病也一樣,當發生心絞痛、心肌缺血,患者移動會增加心肌耗氧,讓缺血癥狀雪上加霜。

如果遇到有心腦血管疾病的老人摔倒,應首先詢問患者摔倒原因,如有頭暈、噁心、肢體麻木、偏癱、活動障礙等腦血管疾病症狀的時候,應避免移動老人,撥打急救電話等待救援。如果患者患有心血管疾病,突發心絞痛、心肌缺血,應詢問患者是否隨身攜帶急救藥物,幫助患者服藥。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4耳鼻口腔有液體流出的老人

如果摔倒的老人明顯磕碰到了頭部,且伴有耳、鼻、口腔出血或流清水樣液體,此時極有可能發生了顱底骨折,此時要讓老人採取半靠的姿勢靜坐,等待醫護人員前來處理。同時,耳鼻口腔流出的血或液體,千萬不要用紙去堵住,防止顱內壓增高,或細菌趁機逆行到顱內引起腦膜發炎。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每個人都會老去,社會對於老年人的關愛無處不在,但也絕不能因爲好心而幫了倒忙。分享健康知識,做大家的健康管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