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脹在醫學上指腹部脹滿 不適。現代醫學認爲,引 起腹脹的原因有吞氣過多,如 大量飲用帶氣飲料、飲食過快; 產氣過多,如食用豆類、不易被 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和纖維素 等,產生大量氣體;腸道運動麻 痹,如各種腹膜炎、潰瘍型結腸 炎導致的腹脹;腸道氣體排出 障礙和吸收障礙,如腫瘤、手術 後腸粘連、糞便貯留導致腸腔狹窄、閉塞等。

傳統醫學認爲,腹脹多因 脾、胃、腸、肝、腎等臟腑病變引 起氣機不暢所致,有虛症與實 證之分。若腹脹呈間歇性發作 且按壓腹部時脹滿有所緩解, 則一般屬於虛症,多因脾胃虛 弱、失於健運所致;若腹部 脹滿呈持續性,且按壓腹 部時腹脹加重,一般屬於 實證,多因食積胃腸或實 熱內結、阻塞氣機所致。 治療方式也較多,包括中 藥湯劑、食療、鍼灸以及按摩 等,都需根據腹脹的不同症狀, 辨證治療。 若腹部脹滿,時緩時急, 喜溫喜按,飲食欠佳,體倦乏 力,一般爲脾胃虛弱,可用補中 益氣湯,補氣健脾。同時,要避 免進食豆類和易產生氣體的蔬 菜,如捲心菜、大白菜、韭菜、芹 菜等,多喫具有健脾作用的山 藥、黨蔘、黃芪、薏米等食材。

若腹部脹滿而按腹不舒, 伴噁心嘔吐,不思飲食,胃部反 酸,則屬於飲食積滯的範疇,可 用保和丸消食導滯。 若腹脹伴大便乾結、口乾 口臭,則屬於胃腸積熱範疇,當 用麻子仁丸以瀉熱導滯、潤腸 通便。 若腹部脹滿,嘆氣則舒, 心煩易怒,常因情志因素而加 重,屬於肝鬱氣滯的範疇,可用

四逆散和越鞠丸以疏肝解鬱、 理氣消痞。 鍼灸治療腹脹可選取天 樞、中脘、大腸俞、足三里等穴 胃,採取針刺的方法,促進胃 腸蠕動,使腹脹緩解。按摩主 要是通過順時針方向按摩腹 部,從而促進腸道蠕動, 使氣體排出,腹脹得以緩 解。 另外,手術後的病人 胃腸蠕動功能還未恢復, 也常腹脹,此類患者需要

注意兩點:

一是在肛門排氣前 不能進食,以免加重胃腸負擔;

二是要避免進食容易產氣的食物。

若長期如此,需到醫院進行系 統檢查,以免耽誤病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