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日起,南海發佈將推出“展先鋒本色 顯基層擔當——南海區村居幹部“‘守底線 強擔當 提效能’系列報道”,全方位、多角度展示南海村居幹部的先鋒本色和基層擔當,激勵廣大幹部擔當作爲,推動南海改革開放繼續走在前列。

第一期爲大家介紹裏水鎮金峯洲社區黨委書記——鄧銘軍,他在疫情防控期間,既當指揮員,也當戰鬥員和勸導員,帶領整個團隊築牢社區防控的鐵網!

叮鈴鈴……早上六點鐘的鬧鐘準時響起,伴着辦公室窗外晨曦中的微光,鄧銘軍準時起牀,簡單洗漱之後喫上一碗泡麪,就匆匆忙忙地開始新一天的工作。

裏水鎮金峯洲社區黨委書記鄧銘軍在居委會辦公室辦公。

從大年初一接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任務以來,在辦公室,鄧銘軍不知度過了多少個24小時值守,這裏儼然是他的第二個家。尤其疫情防控步入常態化後,社區仍然是重要防線的今天,他和夥伴們更要抓細抓實疫情防控。

作爲社區黨委書記,疫情發生以來,他跟許多的南海基層幹部一樣,堅守在戰“疫”一線,不僅統籌安排社區的總體防控工作,參與到閘口測溫、挨家挨戶排查等一線工作,同時還要安撫社區居民和同事的情緒,帶領整個團隊築牢社區防控的銅牆鐵壁,竭盡所能保護社區羣衆生命健康安全。

“不用怕,有我在!”

庚子新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襲來。1月25日,大年初一這一天,正在家休息的鄧銘軍突然收到了疫情防控任務,意識到形勢嚴峻性的他,立刻返回工作崗位,開始投入到社區疫情防控工作中。

小區有多少人在家?是否有疫情發生地到此走親訪友的?是否還有隱藏的確診病例?……瞭解清楚這些情況成爲了當務之急,作爲社區指揮員,鄧銘軍迅速制定了排查方案,明確分工,同時他也主動帶頭,帶領社區工作人員挨家挨戶上門,進行“地毯式”覈查、登記,確保“不漏一戶、不漏一人”。

由於對疫情的認識不足,導致物業一開始對社區工作人員排查工作不理解、不配合。鄧銘軍清楚地記得,經過了幾天的排查,有的同事倍感壓力,在上門排查回來後就忍不住掉眼淚,更有甚者提出辭職,這可把鄧銘軍急壞了,“當時是疫情防控形勢最嚴峻的時候,人手非常地不足,若是再有同事離開,社區防控壓力將加劇。”

越是困難時刻,越要鎮定。“不用怕,有我在!我是書記,我先上去,待會由我來問,你們記錄。”鄧銘軍一方面在不停撫慰工作人員的情緒,另一方面馬不停蹄地調整排查方案。慢慢地,心存猶豫的同事都被他的行動所打動,繼續投身到繁忙的排查工作中。

鄧銘軍的果敢和從容,讓社區防控獲得工作團隊的支持,更獲得羣衆的配合。

羣裏一聲“吼” 黨員齊響應

穿上紅馬甲,熟練地爲進出的居民測體溫……過去幾個月,即便到了現在,這樣的測溫動作,鄧銘軍不知道重複了多少次。

裏水鎮金峯洲社區黨委書記鄧銘軍爲社區居民量體溫。

疫情以來,鄧銘軍的微信每天響個不停,微信是社區居民發來的。有因恐慌害怕不敢去醫院拿降血壓藥,還有家裏的蔬菜不夠了,還有小朋友的紙尿褲用完了,希望社區工作人員能幫幫忙。

鄧銘軍所在的金峯洲社區是典型的“廣佛社區”,常住人口有8萬多人,其中90%以上的居民是廣佛“候鳥”,同時由於人口的流動性大,疫情防控難度非常大。

如何讓這些流動的力量擰成一股繩?在鄧銘軍的帶領下,2月1日,金峯洲社區黨委在全鎮率先成立了8個小區臨時黨支部,由防控專班成員及住宅小區中的黨員組成,同時組建起一支由黨員、樓長、熱心居民、物管人員組成的黨羣綜合志願服務隊,“分兩班”推進網格化精細化管理,織密羣防羣治防控網絡。

“大家在微信羣裏吼一聲,很容易就拉起來這個隊伍。”談及志願服務隊的組建過程,鄧銘軍仍是熱血澎湃,臨時黨支部成立後,社區黨員、退伍軍人衝在志願服務隊最前面,成爲志願服務第一梯隊。

黨員先鋒示範帶頭,激發了衆多熱心業主同心抗疫的積極性、主動性。隨後,社區的時代糖果悅園小區業委會等自治組織也陸續加入到疫情防控當中,讓社區工作人員不再“孤軍奮戰”。

日均2萬步是責任,更是擔當

疫情防控工作千頭萬緒,每天工作都像打仗一樣,經常是早上7點就到辦公室,夜深人靜纔回家。常常一天下來,鄧銘軍和夥伴們微信步數都超20000步以上,在朋友圈遙遙領先。

每天忙得不可開交,而他的身體也早已發出“警告”,但是他並沒有當回事。直到4月21日晚9時,鄧銘軍像往前一樣在辦公室裏忙碌着,但是忽然開始冒冷汗,感到不對勁的他,找了水銀體溫計,一量發現溫度達到了38.4度。

鄧銘軍心裏“咯噔”了一下,慶幸的是,在經過各項細緻周密的檢查後,診斷結果只是普通發燒。顧不得再休息幾天,鄧銘軍就又迅速回到崗位上,與同事們並肩作戰。

多方力量共同合力,讓金峯洲社區經受住了這次疫情“大考”,沒有出現社區性傳播。但是在鄧銘軍看來,金峯洲社區的社區治理服務統籌能力不足等短板也在疫情中暴露出來,於是他開始琢磨希望通過大數據,實現社區的現代化管理。

“藉着防疫的東風和部門的力量,我們對社區居住人員摸清了底。”鄧銘軍說,接下來工作的重心就是總結好的做法,也大力以創新補短板,加快社區治理現代化的建設,如加快物業小區裏面黨組織的建立,把黨建引領落實到對各方特別是物業方的統籌和聯繫;再者就是採用“技防+智防”手段落實住戶的清底及動態管控。

鄧銘軍透露,接下來金峯洲社區將會投入200萬元,實施智慧社區升級版的智感安防區建設,打造人臉識別系統、高空鷹眼系統等四道防線,構築社區動態管理體系。

南海發佈編輯部

來源:珠江時報

編輯:羅靜文

審校:吳碧霞、何錦婷、黃禮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