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科創板首單CDR漸行漸近 九號智能IPO過會

科創板首單CDR漸行漸近

九號智能IPO過會

⊙記者 祁豆豆 ○編輯 邱江

6月12日晚間,上交所發佈科創板上市委審議結果,同意九號機器人有限公司(簡稱“九號智能”)首發上市申請。歷經三輪問詢、一年長跑,九號智能終於拿到了註冊程序的“入場券”,距離成爲A股首家發行中國存託憑證(CDR)且具有VIE架構的紅籌企業,僅一步之遙。

實際上,自去年4月步入科創板以來,九號智能一直是衆多“考生”中頗爲特殊的一員:第一家註冊地在境外的紅籌申報企業、第一家計劃發行CDR的企業、第一家申報時淨資產爲負的企業、第一家審覈狀態出現中止的申報企業……可謂一路闖關、一路突破,盡顯科創板“考場”的包容性。

招股書(上會稿)顯示,九號智能註冊地位於開曼羣島,屬於紅籌企業,且存在投票權差異及VIE架構等公司治理特殊安排。此次,公司擬向存託人發行不超過704.09萬股A類普通股股票,作爲擬轉換爲CDR的基礎股票。

據悉,九號智能主營業務爲各類智能短程移動設備的設計、研發、生產、銷售及服務,目前已形成包括智能電動平衡車、智能電動滑板車、智能服務機器人等產品線。與小米集團合作推出的米家電動滑板車爲公司核心產品之一。

小米同時也是公司的間接股東。此外,紅杉資本、順爲資本等知名創投以及英特爾均現身股東名單,創投界大佬沈南鵬更是直接擔任公司董事。

有意思的是,儘管九號智能將“機器人”一詞直接寫進了名字,但事實上公司智能服務機器人的收入佔比並不高。2019年,這一數據僅爲0.09%,而同期銷售貢獻佔大頭的智能電動滑板車則高達70.46%。

對此,上市委在昨日的問詢環節,接連拋出了“公司名稱是否真實反映公司業務實質,是否易辨識”、“招股說明書中對發行人該定位是否存在誇大性誤導陳述,是否會對普通投資人造成誤導”等數個問題。

上述事項還被帶進了最終的審覈意見,上市委要求公司進一步採取措施,以消除公司名稱對投資者的誤導,確保公司名稱及簡稱能夠準確反映業務實質。

“充分、一致、可理解”的信息披露準則,也充分體現於招股書的編寫要求。按照審覈意見,公司須全面梳理招股書中的各項內容,增強針對性,強化風險導向,刪除冗餘表述。

紅籌與VIE架構下的投資者保護,亦是監管的關注焦點。若公司違反中國法律或《存託協議》約定,發生欺詐發行、虛假陳述,或侵害投資人權益的情況,在境內法人主體沒有提供承諾與擔保的情況下,中國境內法院作出的相關判決如何得到實際執行?對此,上市委要求九號智能採取措施,來消除上述投資者保護存在的漏洞。

對於公司“硬實力”的考察,上市委則從產品市場份額、與同行比較情況,及募投項目前景等幾個方面切入,深問細究。後續待落實的審覈意見中,“市場競爭力”成爲九號智能須進一步闡釋的話題。

首單CDR近了,更多優質紅籌上市還會遠嗎?據瞭解,繼華潤微、九號智能相繼闖關成功後,中芯國際也即將在6月19日迎來上市委“大考”。隨着相關政策法規與配套制度的不斷落地,科創板迎接硬科技的步伐正越行越快,擁抱特殊治理結構企業的力度也越張越大。

責任編輯:凌辰 SF179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