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案例

某工厂电动叉车驾驶员,在晚上下班后将叉车开到停车库并给电动叉车充电,第2天上班时,恰当该驾驶员到达叉车旁边时,该电动叉车蓄电池发生爆裂事故,电解液溅到了这名驾驶员身上,造成了多处灼伤事故。安全科调查后,否定了电池质量问题,而该驾驶员负事故全责。

事故原因分析

电动叉车充电时,一定要将电池盖打开散热。因为电解在充电过程中会发热,该驾驶员在充电时没有卸下电池盖,是造成电池爆裂的原因。

我们不在此判定此次事故的直接责任人是谁,今天跟大家要分享的是,叉车蓄电池在什么情况下会发生爆炸,以及蓄电池其它方面可能发生的事故种类。

规范标准引用:按照GB10827-1999《机动工业车辆安全规范》有关内容规定如下:“蓄电池充电和更换14.1.4.5”

1、蓄电池充电站必须设置在指定的区域内。

2、充电站必须备有用于冲洗和中和溢出电解液的设备、消防设施,防止车辆损坏充电装置的措施和驱散从蓄电池中所排出气体的适当通风设施。

3、禁止吸烟。

4、只有经过培训和得到批准的人员才允许更换蓄电池或为蓄电池充电。蓄电池维修人员必须穿防护服。

5、所有的蓄电池更换工作必须按制造厂的说明书进行。在重新安装蓄电池时必须采取措施,使蓄电池正确连接定位和固定。不得在无盖的蓄电池顶部,放置工具和其他金属物品。

6、未得到专门的批准,例如指车辆制造厂电动车辆,不得换用不同电压重量或尺寸的蓄电池。

7、必须采用制造厂规定的蓄电池。

8、必须备有安全更换蓄电池的装置,使用起重设备起吊蓄电池时,必须使用绝缘吊杆。

9、采用环链葫芦必须配备链条箱。

10、如采用手拉葫芦无盖的蓄电池,必须用一层胶板或其他不导电材料加以覆盖,以防链条与蓄电池单格间的连接线或接线端子短路。

按照GB10827-1999《机动工业车辆安全规范》有关内容规定如下:“蓄电池充电和更换14.2.4.3”

1、在为蓄电池充电或更换蓄电池之前,车辆必须正确定位并制动。

2、充电时排气帽必须处在正确位置上,以防电解液溅出,并确保通气孔有效,打开蓄电池或隔间的盖,以放出气体和散去热量。

3、在蓄电池充电区域内必须采取措施,以防出现明火火花或电弧禁止吸烟。

4、工具或其他金属物品必须远离未加盖的蓄电池顶部。

5、蓄电池上部应保持干燥,接线端子应保持清洁,涂上少许凡士林并正确拧紧。

6、重新安装蓄电池时,蓄电池必须放在车辆的正确位置上。

7、禁止用明火检查蓄电池的电解液液面。

8、取用酸坛中的溶液时,必须使用酸坛倾斜装置或虹吸管。稀释浓硫酸配制电解液时,只允许把浓硫酸加入水中,而不得把水加入浓硫酸中。

蓄电池充电的几种方式

1、将车辆停止工作,直接连上充电机给蓄电池充电。

2、将车辆中的蓄电池用吊具、手动蓄电池更换车或者全自动蓄电池更换系统取出,换入已充好电的蓄电池。

蓄电池气体的产生与置换注意事项

1、电瓶充电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是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爆鸣气体)。这种发生气体无色、无味、无臭、但它们是酸雾混合在一起的,所以有很刺鼻的臭味。

2、氢气是一种爆发性很强的气体,如果空气的氢气浓度超过3.8%,一有火种就会爆炸。

3、为了防止这种充电最后阶段发生的氢气所造成的爆炸,充电场所要充分换气,严禁烟火!

4、电瓶内部总是会滞留氧气和氢气的爆炸性气体,所以在该场所附近应严禁烟火(明火、火花、静电)。

5、充电间的温度不易高于40℃,否则会影响电解液充电时温度过高(各生产厂家对蓄电池充电时的温度要求有些许差别,但高温一定是没什么好处的)

常见问题

1、叉车未设立专门充电区,在车间随意选定位置作为充电区。

2、叉车充电区未采取防尘措施,蓄电池易集落灰尘,尤其是在涂满凡士林的接线柱位置。

3、电解液等的存放,往往直接放置在叉车充电位置,未进行采取防护措施。

4、未配置电解液等泄漏的中和装置。

5、未配置添加电解液时佩戴的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6、未设置可靠的通风设施,及时降低充电过程中产生的氢气等混合性爆炸气体。

7、叉车充电机配电线路,未设置可靠的过流漏电保护装置。

8、叉车充电区,存放易燃、可燃物品。

9、多台叉车使用同一台充电机持续充电。

10、使用未采取绝缘措施的钢丝绳吊装蓄电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