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通安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啓用

通安鎮黨羣服務中心、文化體育中心

民俗館也同步揭牌啓用

標誌着通安鎮搭建起了一個

集學習宣傳、文明實踐、展示新時代新思想新理論

爲一體的新平臺、新陣地

高新區黨工委委員、宣傳部部長朱奚紅,新華日報社蘇州分社社長高坡出席啓用儀式。區工委組織部(文明辦)、區工委宣傳部、區文體旅局相關領導參加活動。

通安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

通安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建築面積 4400 平方米,有功能室22 間,是集鎮黨羣服務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文體中心、民俗館爲一體的綜合性實踐活動場所。

實踐所將依託理論宣講、志願服務、文明創建、教育服務、科技與科普服務、體育與健康服務、文化服務 “七大平臺”實踐載體,對全鎮文明實踐工作進行統籌規劃、資源融合、全域推進,實施各類志願服務項目,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成立了“iTong’an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者服務隊”等 28 支志願者隊伍,推動文明實踐志願活動制度化、系統化、規範化、常態化,以文化人、成風化俗。

“未來,通安鎮將充分發揮通安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的陣地作用,圍繞‘服務、融合、創新’三大主題,開展豐富多彩的文明實踐活動,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更廣泛、更有效地動員和激勵廣大基層羣衆持續推進高質量發展,奮力譜寫蘇州高新區高質量發展的通安篇章。”通安鎮相關負責人表示。

近年來

通安鎮高度重視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建設

推進“1+16+N”模式

即1 個實踐所

16 個實踐站

N 個實踐點

建立起了縱向涵蓋村、社區

橫向輻射黨政羣機關、企事業單位的

新時代文明實踐網絡

通安鎮黨羣服務中心

儀式上,通安鎮黨羣服務中心揭牌啓用。

該中心由信仰空間與黨建長廊組成,在 200 餘平方米的空間裏,展示着黨的歷程、通安黨建特色做法、廉政教育等內容。

近年來,通安鎮接續推進“海棠花紅”先鋒陣地示範羣建設,實施“城鄉融合”紅色矩陣書記項目,進一步整合全鎮村(社區)黨建資源;積極探索運用“一強三融”黨建工作法,通過建強戰鬥堡壘,推動黨建融合生產、融合生態、融合生活,打響樹山黨建品牌;紮實推進非公黨建“益企”聯盟提升工程,7個社區黨組織與非公企業黨組織結對共建,夯實了非公企業黨組織建設基礎。

“通安鎮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通安鎮將充分利用黨羣服務中心,深入實施“城鄉融合”海棠花紅工程,依託富有通安特色的“社區紅色矩陣”、“農村紅色矩陣”和“兩新紅色矩陣”,全力打造社區治理“連心海棠”、鄉村振興“萬畝紅棠”、經濟發展“紅色引擎”等黨建系列品牌,逐步實現陣地全域輻射、服務全域提供、資源全域共享、支部全域行動、黨羣全域互動,爲通安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組織保證。

通安鎮文化體育中心

此外,儀式上,通安鎮文化體育中心也揭牌啓用。

該中心內設有小劇場、多功能廳、評彈書場、老年人活動室、舞蹈房、音樂教室、生活館、兒童之家、錄音棚等 10 多個功能室場,配備了鋼琴、電腦、音響、一體機等智能化設施設備,演出、閱覽、培訓、展覽設備齊全。

中心每週對外開放 56 小時,其中錯時開放 26 小時,可以滿足通安鎮各年齡段人羣的文化需求,進一步豐富、提升居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接下來,通安鎮各網格點在深入實施‘送戲’‘送影’‘送書’‘送展’‘送報’等文化產品‘五送’工程外,還將把通安鎮所有公共文化資源列成菜單,並根據網格文化員收集、反饋的羣衆文化需求信息,提供有針對性的個性化、對象化的文化服務。”通安鎮相關負責人介紹。

通安鎮民俗館

值得一提的是,在儀式上,通安鎮民俗館也揭牌啓用。

該民俗館從自然、鄉村、居民、時代四個視角出發,集中呈現了通安的歷史人文、衣食住行和今朝通安的嶄新風貌。從民俗館裏,可以窺見通安鎮歷史發展的軌跡。

“通安鎮下轄7 個城市社區,包括 6 個動遷小區和一個老鎮社區,其中以動遷居民爲主。經過多年的城鄉生活轉換,居民特別是年輕一輩對原有的生活記憶越來越淡。爲留住我們最後的鄉土記憶,讓居民憶苦思甜,感受新時代通安發展的脈搏,我們籌劃建設了民俗館,居民可以在此體味時代變遷,找尋集體記憶。”通安鎮相關負責人說。

此外,儀式上,與會領導參觀調研通安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爲“文明城市監督員”代表頒發聘書,爲部分志願者代表頒發證書。“iTong’an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者服務隊”等28支志願者隊伍以及6家單位被授予志願者隊伍旗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