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8日,拿到5月營銷數據時,雅安東方碧峯峽旅遊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志全心中有些忐忑。受疫情影響,景區3月12日才恢復營業,當月遊客接待量慘淡,4月以來情況有所好轉,但他仍不敢過分樂觀。打開數據時,卻讓他眼前一亮:景區遊客接待量已恢復至去年同期的八九成,當月景區二次消費收入創歷史新高,拉動景區整體收入回升,可謂“逆勢飄紅”。

他們是如何做到的?

二次消費收入創新高

碧峯峽5月營銷數據增長,主要源於餐廳和住宿等二次消費收入。這個數據,不僅超越前幾個月,還超過去年同期,增長15%。

“去年,碧峯峽獲評國家5A級旅遊景區後,對餐飲、住宿等進行了升級。”陳志全說,5月以來,景區又對門票、餐飲、住宿實行打包營銷,以優惠套餐的方式推售。相比以前,顧客用同樣或略多一點的花銷,能體驗到雙倍甚至三倍的服務,“一句話,性價比提升了。”

以景區內熊貓主題餐廳爲例,升級後綠色背景牆與窗外山林景觀融爲一體,令人心情舒暢。餐廳內到處可見充滿童趣的熊貓元素:碧峯祕製醬鴨旁,一隻熊貓玩偶垂涎欲滴;紫薯窩窩頭的餐盤裏,幾隻小熊貓正打鬧……遊客還能通過餐桌旁的監控電視,實時查看後廚製作過程,喫得安全、放心,又有趣。

“以前週末我們一家3口來玩,主要是逛動物園。現在只需多花兩三百元,就能喫美食、住森林民宿,性價比大大提升。”雅安市民張娟決定,今年繼續爲年卡續費。

陳志全表示,受益於打包營銷,5月雖然景區人均門票收入降低,但遊客數量大幅回升,已接近去年同期的9成。“加上品質提升,入園遊客更願意消費,景區餐飲住宿等二次消費收入同比增長約15%,帶動總收入大幅回升。”

從“算門票”到“算總賬”

不止碧峯峽。省內不少景區,提升服務環境、打造新消費場景,成爲帶動二次消費收入的關鍵。

劍門關景區推出飛越劍門關VR、劍門喊泉等創新項目,並進行套票營銷。這些以科技互動爲賣點的項目,豐富了景區產品,受到遊客喜愛。今年5月,景區首次實現二次消費收入超過門票收入。

“通過門票優惠、提升性價比吸引遊客,再通過增值服務和新消費場景進一步刺激二次消費,這種營銷模式的本質是擺脫門票依賴,向多元、綜合收入轉型。”都江堰-青城山景區管理局副局長張婧欣說。

作爲老牌景區,都江堰-青城山景區的門票,一直是收入的主要來源,約佔綜合收入的8成。今年,疫情衝擊之下,景區實行4月對全國遊客免票的優惠,都江堰全市旅遊綜合收入不降反升,超去年同期。僅“五一”期間,該市接待遊客102.91萬人次,達去年同期的9成,旅遊綜合收入14.49億元,同比增長0.47%。

“門票在景區綜合收入和地方旅遊綜合收入中的佔比越來越小,這是大趨勢。”張婧欣表示,疫情迫使景區加快轉型步伐,跳出景區謀發展。“從‘算門票’到‘算總賬’,從‘一張票’思維轉變成‘一張網’,以景區帶動全域旅遊消費。”

作爲去年新開景區——達州市宣漢縣巴山大峽谷景區,目前門票僅佔綜合收入的七分之一,大頭收入來自酒店、餐飲等二次消費。景區管委會黨委書記於宏透露,“景區正籌備的巴文化演出等新項目,將進一步帶動二次消費。”

“與其被動轉型,不如佔據主動。”於宏判斷,疫情常態化管控和後疫情時代下的旅遊市場,限流和預約將成爲常態,遊客的旅遊消費也將更理性,這會進一步倒逼景區擺脫門票經濟依賴。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非邁點網立場

來源:四川日報;作者:郭靜雯

相關文章